接著,桓文若又請王勉介紹自己的文章。
王勉想,這些與世隔絕的人,一定不懂八股文,就炫耀起自己應試得了第一名的一篇,題目是:“考哉閔子騫。”
王勉文章破題的頭句說:“聖人贊大賢之孝……”
綠雲看看父親,說:“聖人沒有讚美學生的,‘孝哉……’一句應該是別人的話。”王勉聽了,情緒馬上低落下來。桓文若笑著說:“小孩子懂什麼!別挑剔這個,評評文采怎麼樣吧。”
王勉又接著背誦,每誦幾句,姐妹倆就嘰嘰咕咕耳語,好像是些批評的話,只是咕咕噥噥聽不清。王勉唸到得意處,連考官的評語也念出來了,有句評語是:“字字痛切。”
綠雲對父親說:“姐姐說:該把‘切’字刪去。”大家都不明白為什麼。桓文若怕她又說出叫王勉難堪的話,不敢往下問。王勉把文章背完,又介紹考官的總評語。
有這樣的句子:“羯鼓一撾,則萬花齊落。”芳雲又捂著嘴,跟妹妹嘁喳,兩人笑得前仰後合。綠雲又對父親說:“姐姐說:‘羯鼓應該撾四下’。”大家又不懂。
綠雲想說,芳雲忍住笑嚇唬她:“妮子敢說,看不打死你!”眾人更不明白了,紛紛猜測是什麼話。綠雲忍不住,終於說:“刪去‘切’字,說‘痛’就‘不通’;再敲四下鼓,鼓聲不是‘不通不通’嗎?”
眾人聽了大笑起來,桓文若生氣地斥責她們,趕快親自起身斟酒,陪不是。
王勉開始時還吹噓自己的才名,目中無人;到這時,再沒那麼神氣,只有淌汗的份兒了。
桓文若又誇將了他兩句,想給他個機會讓他下臺,說:“我剛想起一句,請你即席聯個下句:“‘王子身邊,無有一點不似玉’。”
大家還沒來得及想,綠雲應聲說道:“黽翁頭上,再著半夕即成龜。”芳雲失聲笑了出來,呵了手膈肢她。
綠雲脫身跑掉,回頭看著姐姐說:“關你什麼事?你一遍遍地罵,別人才罵一句,就不行了?”桓文若喝斥她,她才笑著走了。
鄰居老人告辭。婢女們領王勉夫妻進內室休息。內室裡屏風床鋪,陳設精美齊全,燈燭照耀。再看洞房裡,滿架子的函套,什麼書都有。問她個生僻的問題,她沒有答不上的。
到這時候,王勉才覺出自己的學問差遠了,應該知羞才是。芳雲喊“明璫”,採蓮女就小跑過來,這才知道她的名字。
剛才王勉被挖苦得夠嗆,惟恐妻子瞧不起自己;幸好芳雲雖然嘴厲害,對丈夫還是極盡溫柔,王勉也就安下心來。
他沒事兒就吟幾句詩文,芳雲說:“我有句忠言,不知你聽得進聽不進。”
王勉問:“什麼忠言?”芳雲說:“從此別作詩,也是個掩飾短處的辦法。”王勉一聽,慚愧得很,就不再寫文章。
日子長了,王勉和明璫漸漸親暱,對芳雲說:“明璫對我有救命之恩,希望你對她好些。”芳雲立刻同意了。有時夫妻在臥室中玩耍,也叫上明璫一塊兒。
王勉和明璫的感情更深了,慢慢就發展到使眼色、打手勢進行暗示的程度。芳雲覺察出來,責備王勉,他唯唯諾諾地聽著,好歹混過去了。
這天晚上,王勉與芳雲對吟,覺得寂寞,建議把明璫喊來,芳雲不許。
王勉說:“您讀了那麼多書,怎麼不記得‘獨樂樂’幾句?”芳雲說:“我說你不通,這不更證明了。連句讀也不懂啊?‘獨要,乃樂於人要;問樂,孰要乎?曰:不’。”夫妻一笑而罷。
碰巧芳雲姐妹去鄰女那兒赴約,王勉得了空兒,趕緊叫來明璫,盡情歡娛了一番。當天晚上,王勉就覺得小肚子痛,痛過後,竟然變成了“閹人”。
他嚇得告訴了芳雲,芳雲笑了,說:“一定是報了明璫的恩了!”王勉不敢隱瞞,實說了。芳雲說:“自找的禍,我實在沒辦法,不痛不癢的,隨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