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接通後,另一頭的周鴻開口並沒有直接問李灶塵找他的那兩件事的細節,而是笑著調侃道:“喂,李哥,你那麼早就起來啦?六點鐘就給我發訊息,李哥你作為年輕人都不熬夜的嗎?”
我在空間熬了快三天四夜都,熬夜算得了什麼......
李灶塵笑道:“可能我老了吧!再說早睡早起不是身體好嘛,跟你發的那兩件事,能幫我查查嗎?”
“李哥,沒問題的。冒昧的問一下,你說的那個星光雜技團的李敬美是你的親人嗎?我記得你爸好像叫李敬文,對吧?”
“對,是我小姑,二十幾年前加入雜技團,然後一直下落不明,我想著你關係圈比我廣,所以就讓你幫我查一查。”
“行,這事兒我會託人幫你查的,不過二十幾年前的事情,可能進展沒那麼快。”
“沒事,盡力了就行,其實二十幾年過去,就哪怕是找到了小姑,估計她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可我爺爺就是看不開,放不下。”
周鴻卻意外的並不贊同李灶塵的話,否定的說道:“李哥,這事兒你就想簡單了,雖然我跟李哥你一樣沒結婚沒小孩兒。但身為父母的,對子女總是不放心的,尤其是像你小姑這樣一走就二十年,兩老人心裡肯定一直都在默默想念著。”
“兒行千里母擔憂,女嫁百米父牽愁。”
李灶塵聞言也收起笑容,暗道自己大概是跟小姑沒什麼感情,所以想法有些鬆懈和不上心,有些慚愧的說道:“對,看來小鴻你比我還要懂事一些,那這事兒就拜託你了。”
“好,至於李哥你說的那個製糖成套裝置,應該問題也不大的。我記得前兩年吧,好像聽我媽說關江這邊查封了一批製糖黑作坊,甘蔗和甜菜的都有,聽說那些裝置都很新,而且那些機械裝置也都不大,正好適合你朋友的私人制糖用,回頭我找到了是直接拉到你那倉庫嗎?”
“有那就最好了,就拉我倉庫吧,我計劃後天來一趟關江,正好你姐夫需要的菜也該拉一批了。”
“後天嗎?那正好,我姐夫的助手小王帶著人這兩天正在關江縣四處奔波為食堂選址,等敲定了店面,後天李哥你到了一起去看看吧。”
“好,沒問題,到時候給我打電話,我可能會忙忘了。”李灶塵笑著回答道。
他感覺後天可能會很忙,空間需要的蓄水池水管等雜七雜八的配件,給老吳拉菜,村民菜苗樹種拉回村,乾果樹苗和糧食種的簽收,還有烘焙裝置的收貨地址也是倉庫那邊,等等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非常的多。
“行,那到時候聯絡。”
......
結束通話電話,李灶塵心情大好,有周鴻幫忙,製糖的事情基本算是搞定,而且小姑找到的希望應該也非常的大了。
相比於沒什麼背景的李灶塵,周鴻可不一樣。
李灶塵從作為關江明年首富的熊燦他爸對周鴻的態度就能看出,整個關江的事,周鴻恐怕都能說上話。
倒不是說他是關江縣地下皇帝之類的黑惡勢力,而是他背景強硬,關係圈比較廣,能調動的資源和獲取資訊的渠道比較多。
……
李灶塵將車子啟動,長出一口氣的說道:“該買的東西已經買得差不多,再買個烤箱就可以去找那位東新鄉的養蜂人了。”
蜂蜜是不可或缺的食材和調味品,又香又甜,甚至可以直接獻給嫦娥仙子兌糖水喝的。
李灶塵之前一直想著種菜種水果,養豬養牛什麼的,根本就沒想到這一茬。
果然還是身為底層人物的思想束縛太嚴重了,這麼好的東西應該老早就想到的。
若是早早有準備,也不至於現在這麼匆匆忙忙的到處尋蜜蜂了。
——————
老爸說的東新鄉一大隊,就是生產隊解體後的馬鞍山村。
這個村子距離鄉鎮集市非常的近,最近的村戶,開車幾分鐘而已就能到。
可村子是近,但卻不小。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道路也窄,要不是恰好今天天氣不好也不趕集,估計遇到兩輛車會車的時候,都要折騰好久。
李灶塵兜兜轉轉的在鄉鎮邊上的馬鞍山村子裡開了一個多小時,詢問了好幾個老爺爺老奶奶,結果老年人都耳背聽不太清,再加上李灶塵的川蜀話已經沒了方言的屬性,結果就一直沒有找到養蜂人的準確位置和住所。
最後還是運氣遇到一個比較年輕的摩的師傅,才找到養蜂場的位置。
養蜂場就在這個村子的標誌性建築馬鞍山的山背一處半山腰的小平原斷層上。
這座山並不算高,但因為形狀酷似馬鞍,所以得名馬鞍山。
這極其敷衍的山峰名字,估計全國有不下二十個相同的。
......
李灶塵將車停在了山腳,見四下沒人,將車斗的肉類和大鍋收進空間防止變味兒,然後沿著上山的小路前往斷層的養蜂場。
大約斜坡向上行進了兩三百米的樣子,就看到一個個由木板裝釘組裝形成的蜂箱蜂巢,或是分散在樹蔭下,或是成堆的堆在小平原草地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