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塞爾要塞是在雁迪恩北部建造的雁迪恩王國最大的要塞。當時,為了保護領土繁榮昌盛並抵擋羅格納的侵略,並且作為將來北上而建造的。
實際上,在近百年之際,抵擋羅格納侵略的巴爾塞爾要塞,作為堅不可摧的代名詞被周邊各國所熟知。周邊各國多次進軍都無功而返而聞名於世。
那是英傑的榮耀的高貴的聖王西斯克爾德雁迪恩在位,充分發揮其力量,即使臥床不起,也一直持續著。不久,雁迪恩王國認為羅格納的軍隊已經不再是威脅了。
作為其結果,巴爾薩要塞淪陷了。
羅格納結集大量病例,扎爾瓦提供了強有力的援軍,還有庫恩卡米亞的出現——雖說是各種因素組合而成的結果,但最大的原因就是雁迪恩王國驕傲了。
如果羅格納向巴爾塞爾要塞進軍的時候就派兵全力迎擊,迅速擊退的話,即使扎爾瓦的精兵來援,即使出現庫恩卡米亞這個不確定因素,但要塞也不會淪陷。敵人的主力已經潰敗了,不可能再次扭轉戰局。
不過,那也是桌上空談的事情而已。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
頭頂上廣闊耀眼的藍天。沒有一朵雲。在眼前是馬達爾的幾乎要塞化的街道,在被稱為馬達爾·塔的五樓的陽臺上,我看到了市內充滿了數萬名士兵和為他們送別的市民的身影。
他——雷斯雁迪恩,身上穿著白銀獅子的盔甲。沒有戴頭盔的是為了讓市民看見其容貌。不過,站在五樓陽臺上用肉眼是看不清他的臉。
雷斯從腰間拔出劍,向著前方亮出。那個美麗地裝飾著的長劍,是雁迪恩王家代代相傳的劍,隨著王位的繼承,先王交給了新王繼承。
“全軍,出擊!”
雷斯的號令引起了士兵們怒吼般的歡呼聲。
從馬達爾出發的雁迪恩王國軍,人數高達七千多人的大軍。其中三千五百名是雁迪恩王國的正規軍。在人口只有二十萬的國家動員的話人會很少,但這就是雁迪恩王國的實際情況。
當然,這不是雁迪恩的全部兵力。為了奪回巴爾薩要塞而投入所有的兵力,這是不可能的。希望擴大領土的周邊各國也不會錯過這麼好的機會。
南面很太平。多虧了盧西昂和米安兩個同盟國,沒有必要把兵力過多的放在南方。
但是,在東邊有貝爾爾,西邊有阿薩克,那一個都是和雁迪恩差不多的小國,但如果輕視的話,領土就會被搶走。不能疏忽大意。
儘管如此,我們也聚集了儘可能多計程車兵投入到巴爾薩要塞進攻戰中。那是三千五百名計程車兵,以弱兵為人所知的雁迪恩軍,沒有行軍混亂的樣子,感覺挺可靠的。
餘下的一千五百中,有八百人來自盧西昂的援軍。其中有一百名白聖騎士隊,盧西昂第一王子哈斯萊斯,在三天前,與精兵七百一起來到馬達爾。共計為八百名的盧西昂的援軍,僅此戰鬥力就壓倒了雁迪恩正規軍。
當然來自同盟國米安的援軍,也在此匯合。以突襲而聞名的米安三將之一,吉爾特哈迪率領了五百人。
“最終,必須依靠同盟國的力量,這是雁迪恩最痛苦的地方。”
其他的兵力有,傭兵團《藍之風》團長西格魯爾德率領的一百名僱傭兵,除此之外還有一千四百名傭兵們也聽從指揮,這是因為《藍之風》傭兵團的生存率很高。
《藍之風》在半年前的巴爾塞爾要塞攻防戰中失去了很多團員,但除此以外的戰鬥中幾乎沒有出現傷亡而出名。
傭兵以賺獎賞金而拼命。但是,死了就沒有意義。最重要的是生存下去,因此,無論採取怎樣的手段都需要提高生存率。
其手段之一就是進入《藍之風》的指揮下。
“啊,如果贏了這次的戰鬥,奪回要塞的話,風向多少會有些改變。”
“這樣的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