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些文人,趙甫也有些不太喜歡,感覺太多書卷氣,不太適合生存,因為這可是戰國時代,而且他們也發揮不出什麼戰鬥力。
不過,這些文人,從古至今還真的罪不起,比如秦始皇焚書坑儒,為了思想能夠統一,燒燬一些書籍也是可以的,但從未焚燒醫學、農牧等技術實用書籍。
坑儒也不過方士引起的,舊儒在秦王朝時期,還想效法周朝分封天下,可分封制就是造成戰國時代的主要原因,秦始皇怎麼可能答應,後因方士貪圖大量財物,並且詆譭造謠秦始皇,最終逼迫秦始皇坑儒。
而且坑殺的絕對是大部分方士,只有很少部分儒生被牽連進去,就算坑殺的人也不過四百多人。
就是隻有四百多人,這些其實根本不算什麼,比如朱元璋建立明朝,為鞏固統治,大殺功臣,屠盡數十城,殺人數十萬,可還是沒有多少人,認為他是一個暴君。
諸多明君受傷沾染的鮮血,也肯定超過這一個數目,可他們依然還是明君。
秦始皇僅僅做了這小小一點,就被牢牢的記住了,因為秦始皇得罪的就是文人,他們可是思想傳播最重要的人,大量書籍可是他們留下,或者撰寫的。
他們要罵你,那你不管做什麼,都會遺臭萬年,要不明白的人,肯定以為秦始皇燒燬一切書籍,坑殺一切儒生。
所以,說這些文人不能輕易得罪,每個王朝也基本很重視這些文人,並且扶持大力發展。
但文人多了也不好,比如宋朝,思想大爆發,文人眾多,百姓生活水平華夏曆史最高,經濟也最為發達。
可它卻是華夏曆史上受到屈辱最多的朝代,清朝還只是割地賠償而已,但宋朝皇帝公主妃子都被人搶去為奴,而且基本被虐殺,那慘的無法直視,絕對可以說華夏最屈辱的朝代。
所以說,你文人諸多有什麼用?百姓生活水平高又有什麼用?經濟最發達又有什麼用?可你軍事實力最弱,所以受到的屈辱就越多,因為這個世界是靠實力說話,而不是靠嘴說話。
眾多原因,使得趙甫對李慕青有些在意,當然趙甫也不是很討厭這些文人,畢竟他們是思想文化的載體和傳播人。
……
“我想親自見大秦帝子,你能幫忙一下嘛?”,李慕青坐在沙發上,笑著對趙甫說道。
聞言,趙甫一想,便回答,“這是不可能的,現在帝子很少見人,如果你有什麼事,我可以進行轉達,還有你為什麼要見帝子?”
“嗯……”
李慕青輕靠在沙發上,輕嗯著,然後開口道,“其實也沒有什麼,就是想見見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還有不要誤會,我可沒有做他妃子的想法,我想的是,如果他能建立一個強大國度,那也應該會保護文學詩歌的延續,所以我想來秦國看看!”
原來是這個,趙甫就知道不會這麼簡單,回答道,“這是肯定的,文化思想是一個民族核心,帝子肯定會保護延續下去的”。
聽到這話,李慕青開心一笑,“好了!現在我也沒有什麼事情,我會繼續待在嬴家,如果帝子有什麼請教,我樂意效勞”。
趙甫點點頭,表示明白。
然後,李慕青和柳如煙,潘玉靈相繼離開,最後那一個馮詩語,一雙眼睛瞪著趙甫,提醒說道,“記得告訴你們帝子我來嬴家了,他要儘快認可我,不要忘了,不然我就要你好看”。
說著,馮詩語揮動那小拳頭,做出一副野蠻要揍趙甫一頓的樣子,最後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