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說元寶賢侄,果然是張可以的親生兒子!一樣的火爆脾氣,如狼似虎!”長孫有恨不怒反笑,起身道:“你既然已知伯父身死,豈未曾想到伯母還願苟活於世?”
“伯母?”張元寶若有所悟,怔然不語。
“我到沂州之時,你伯父全家皆滿門滅絕,橫屍當場。元寶,我想問你:人死豈能復生!”長孫有恨說話時,眼神詭異,令張元寶不禁毛髮悚然。
張元寶怔愣半天,忽然覺得長孫有恨還在狡辯,心裡不悅,故意諷刺道:“照你所說,我到沂州弔唁之時,遇到的伯母豈不是鬼?人死不肯瞑目,冤魂不散!眷戀著人間到處喊冤哭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哈哈,元寶你江湖磨礪尚淺,還需努力。實不相瞞,我認為羊大哥依然還在人間!活得仍然瀟灑不羈!”
“什麼?你說我伯父還活著?”張元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元寶你看!”長孫有恨說著話突然轉身拎起人頭,面對著張元寶就手開始用力撕扯人頭面皮,血肉豁然分離聲,慘然不絕於耳!
張元寶猝然被長孫有恨的舉動驚得瞠目咋舌!
“長孫有恨!你毫無人性!”急忙射身過去阻止,可惜為時已晚。
血淋淋的人頭,突然沒了臉皮,變得極為恐怖!血肉模糊之狀,慘不忍睹!
膽小的人如果看到此時此景,我想他的畏懼之情,必會油然奔放,哭喊著掩避不迭!
但是,張元寶卻笑了!笑得心安理得。
“我自得知羊大哥被暗害一事起,從沂州一路走來,收穫頗多。殺此人之時,更是出乎意外,說來你聽!”長孫有恨將人頭遞給張元寶,走到臨近牆邊,伸手撕扯起牆上掛著的一副字畫,隨意擦拭血汙。
張元寶端詳著手中的這顆人頭,感慨不已。忽聽見長孫有恨說話,不假思索的抬眼望他道:“叔父請講,小侄洗耳恭聽!”
長孫有恨會意一笑,繼而在大堂裡背手踱步,娓娓道來:
原來,長孫有恨本是長孫世家,乃大唐國舅長孫無忌之後。
長孫無忌,字輔機,祖籍洛陽。唐太宗李世民、文德皇后長孫氏之親兄。曾隨李世民征戰沙場,並且參與策劃玄武門之變,高居宰相之位十數年。因堅決反對唐高宗李治立武則天為皇后,而遭禮部尚書“許敬宗”誣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終自縊身亡。其子皆被罷官除名,流放嶺南。
長孫世家式微,家產悉數被抄沒,近支親屬也受牽連,全部流放嶺南為奴婢。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李治念及舊情,追復長孫無忌官爵,命其嫡傳曾孫“長孫元翼”承襲趙國公爵位。其餘庶出皆不為意,仍配嶺南,無詔不得回洛陽,長孫有恨就是其中之一。
長孫有恨年少時自命不凡,不甘心低人一等,於是竭力逃離嶺南,歷盡艱辛尋到洛陽公爵府。可惜當時武家當道,一直視長孫家為眼中釘,肉中刺,嚴防死守長孫世家死灰復燃,畢竟長孫家乃是李家一派。
長孫元翼不敢收留,懾於當時處境,自身難保,無奈將長孫有恨遣返回嶺南。後在途中,武家得知訊息,以防不測暗中教人使惡滅口。也是長孫有恨命不該絕,看破情形,倉皇落逃。誰料被追逐中,不慎跌入懸崖谷底,昏厥不醒。
待到醒來時,人已在石臺上,筋骨盡斷。奇遇一白髮老者,憐憫之心救治,喂服靈丹妙藥,幾日便脫胎換骨。
長孫有恨驚為天人,納頭就拜。神仙感其真誠,收之為徒,授以武功絕學,告知其門派淵源,同門事宜,並贈予短劍“無誰”,此劍可斷石分金,削鐵如泥。叮囑一番後,留下寶典書集數部,便駕雲而去。
長孫有恨在谷底面壁學習十年,雖有大悟,卻心懷不甘,故名“有恨”,自號“十載居士”,騰身飛上崖頂,放目縱觀山水人間,覽盡風起雲湧。其間意氣勃發,揮劍在崖石上刻寫下兩行大字:“無奈何許人也,誰又復起東山!”後當地樵夫見聞,一十傳百,從此這段山峰孤傲易名東山,這懸崖也號為“無誰崖”!
轉眼又是十載,“無誰崖”默默無聞,長孫有恨卻已躍然江湖。
於是,三個臭味相投的人,相逢一見如故,結拜為異姓兄弟。
世事難料,醉心官場的“九萬里天”羊問蓮莫名遭遇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