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就是諾貝爾獎水平的成果。”科技版的編輯對此非常清楚。
當然,瑞典人對諾貝爾獎都足夠熟悉,銀格索爾亦是一笑,說:“諾獎水平的成果不止pcr。”
科技版編輯微微露笑,說:“楊銳做出的諾貝爾獎水平的成果也不止一個。”
銀格索爾這下子算是明白過來了,整個人也突然變的振奮起來,道:“這麼說,楊銳是真的有可能衝著諾貝爾獎來的?他來瑞典是為了諾貝爾獎?”
“你可以問問他啊。”
銀格索爾面現猶豫,過了片刻,緩緩道:“歷史上,諾貝爾獎候選人都不會提前宣佈角逐的,我如果問了楊銳,他怎麼回答都不太好。”
科技版的編輯奇怪的看向銀格索爾,道:“你這麼關心他做什麼,請記者去問就好了嘛,你以前也不是沒有問過。”
“以中國人的身份,競爭諾貝爾獎原本就不容易,如果我再報道的話,對他不夠公平。”銀格索爾說過再道:“pcr的技術非常厲害,我相信將對犯罪行為進行沉重打擊,唔……雖然我知道諾貝爾獎水平的成果都會對人類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是,以社會的角度來看,楊銳的發明將發揮相當積極的作用,我認為他應該得到公平競爭的機會。”
“你這傢伙……”
辦公室裡的編輯們並不奇怪銀格索爾能說出這樣的話,他原本就是一個富有強烈的社會責任心的人,只不過,他的觀點終究只是他的觀點而已。
“其他的報社,是不會放過這條新聞的。”有人輕聲回應銀格索爾。
“我們是《瑞典日報》。”銀格索爾說過,就埋頭工作起來。
第二天,銀格索爾特意翻找了一圈其他十幾家報紙的標題,沒有找到與楊銳相關的訊息。
銀格索爾鬆了一口氣,當然,他並不認為那是其他十幾家報紙更有節操。
“大家都在等待馬爾勒案的結果吧。”想到此處,銀格索爾也坐不住了,出門喊了一名相熟的記者,就一起前往斯德哥爾摩警察局。
他們到的很早,報了名字之後,就被領到了會客廳,不長時間,就開始有同行走了進來。
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會客廳裡竟然就有了三十多名記者,有超過20個報紙或雜誌的工作人員出現。
銀格索爾略顯吃驚,低下頭看書都有些靜不下心來。
不過,雖然有三十多人坐在房間裡,但並沒有人會說話和聊天。
閒談或者寒暄之類的事情,瑞典人是很少做的,事實上,沉默是瑞典人與瑞典人之間最常見的狀態。
在某些瑞典居民的家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家老小圍坐在餐桌前,各自用刀叉處理紅肉,卻只有餐具敲擊的聲音發出來,就像是看殭屍片一樣駭人。
公共場所內的寂靜更是瑞典的基本行為習慣,哪怕是記者們也不例外。
這樣的場景,或許會讓某些外國人感覺尷
喜歡重生之神級學霸請大家收藏:()重生之神級學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