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酶q10!
《ce》!
《自然》!
pc!
諾貝爾獎提名!
這些名詞對普通中國人來說,曾經都是無比陌生的。
但是,透過電視機裡深入淺出的描述,特別是透過一些外國人和外國機構的認證,大家卻是都體會到了濃濃的自豪感。
“比美國人厲害!”
對一名80年代的中國科學家來說,這幾乎就是最好的評價了。
在短短的30分鐘裡,有無數人發出類似的感嘆!
楊家。
院子裡緊湊的擺了三張桌子,足足有四十號人坐在一起,悄無聲息的吃飯喝酒,仰著脖子看兩臺從房間裡牽出線來的電視機。
為了今天的紀錄片,銳媽特批,又買了一臺18寸的電視。
當然,在讓楊父去抱電視之前,銳媽是打了半天的電話,將能喊的親戚都給喊了過來。
楊銳的爺爺楊山和外公段洪昇各自坐一個桌子,後面的桌子則坐小字輩。
只有楊銳被拉到了前面的桌子上,旁邊就放一臺電視機,好像真人3d投影似的。
30分鐘的紀錄片轉眼就過。
銳媽看的眼淚汪汪,又是高興有是心疼的攬著楊銳:“我早知道你這麼辛苦,就不叫你去北京了。”
“再累能比種地累?”外公毫不出奇的看一眼過來。
“讀書不就是為了不像種地一樣累。”銳媽頂了一句。
楊山趕忙道:“做研究的,風吹不著,日曬不到,挺好了。”
自己公公發話,銳媽只好笑一聲,說:“是挺好的。”
幾個人開啟了話題,加上紀錄片播完,滿院子的人頓時熱鬧起來。
“楊銳越長越像明星了。”這是楊銳的二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上電視就上電視了,想都想不到。”這是楊銳的二舅。
“我們公安局裡,要是能上中央臺的新聞,馬上就能立功受獎。”這是楊銳的大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