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分。留。”
“54分。留。”
“58分。留。”
凡是50分以上的,都被楊銳給留了下來。
左超很快發現,自己的55分似乎並不保險,他的排名在迅速的向後,最後落在了十名以後。
這下子,左超有些著急了,轉身找到王智和焦致農,問:“你們考的怎麼樣?”
“62。”王智回答。
“老焦呢?”左超問。
焦致農表情不佳,勉強道:“48分。”
“沒留下?”
“沒。”
“這不合適。化學的分低,生物成績就不算了?”左超替焦致農說話,道:“不行,得找楊銳說去。”
“我沒臉說,你們都考了50多分了,就我連50分都沒有。”焦致農不高興的道:“我生物也不怎麼樣,總分也不會高多少,沒意思。”
“怎麼說都是個機會,說一說,指不定楊銳就給你走個後門。”左超用肩膀擠了一下焦致農,道:“你要不好意思,咱們一起去說。”
“你們的成績夠,想走後門就走,我不去。”焦致農這麼說著,卻不離開大禮堂,依舊看著楊銳批卷子。
總共有18個人被留了下來。
另外還有三十多個人,沒有離開大禮堂,繼續圍在桌子跟前。
很快,有人提出了左超類似的問題:“化學不夠50分就淘汰,還考生物做什麼,不是應該算總分嗎?”
“你們學的生物是簡單生物,基本派不上用場。生化製藥工廠裡雖然需要生物,但不是需要這麼簡單的生物,所以,優先化學成績,有什麼問題嗎?”楊銳有著勿庸置疑的氣勢,環視一週。
所有人都不說話了,現在可不是講究個性化的年代,沉默是社會生態中最常見的品種。
楊銳也因此看到了田世昌,他不太記得左超等回爐班的學生了。他在回爐班裡呆的時間實在有限,上課的時候也不會去注意其他人。
不過,楊銳對銳學組的成員是再熟悉不過的,看到田世昌,立刻詫異的問:“田世昌,你想進廠工作,不考大學了?”
田世昌頗有些尷尬的道:“是,家裡條件不好,聽說合資廠的工資很高,我就想來試試。”
無論是銳學組還是鴻睿班裡,楊銳給學生們設定的目標永遠都是考大學。田世昌也一度燃起考大學的夢想。
但是,他還有兄弟姐妹,家庭的重擔無法用夢想來扛起,本鄉本土的外資工廠,已經是田世昌所能找到的最好工作了。
楊銳有些可惜的道:“你繼續複習,考上大學的機率不低的。銳學組的資助不夠用?”
田世昌垂頭:“資助不少了,就是……家裡用錢的地方多,我也到了該幫忙的年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