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
“下雨了,終於下雨了!”
臨安城百姓紛紛跑出家門淋雨。
鄉下有經驗的老農,則跑到田裡挖開溝渠放水。防止雨勢太大淹了莊稼。
往年一直充沛的河流即將枯竭。有些地方甚至露了河床。老天爺這場雨下得很及時。
再不下,人心要亂了。
這兩個月的酷暑、乾旱,可把朝野上下折騰不輕。
虧得南方水系密佈,有充足的地下水可用。臨時現挖的溝渠,解決了基本的農耕用水。田地裡的莊稼不至於絕收,但看樣子也好不到哪去。
臨安江以南地區,遵照攝政王的命令,六成土地種上了玉米。玉泉山莊給的種子,大部分都出了苗。
但在太陽暴曬下,玉米苗被曬得捲起了葉子萎靡不振,農戶們心中很是不安。就算是高產的糧種,那也是種子。被陽光暴曬,肯定也長不好。
可是紅蘿夫人卻說:玉米苗不怕曬。玉米都有向水性,根鬚為了吸收水分,會向土壤深處生長。暴曬反而可以蹲苗,讓玉米的根鬚向下長得更加牢固。
農戶們不信。有人挖開玉米苗,的確發現根鬚長得很深、很長,這才半信半疑。
“如果像往年的夏季暴雨連連,反而不利於玉米生長。”紅蘿夫人如是說。
瞧這話說得!
如果沒有夏收時玉泉山莊每畝四石的收成,老農們早把紅蘿夫人用唾沫星子淹死。
大安很少有人種玉米。老農們沒經驗拿出來理論,各個抱著觀望的心態。
雨終於下了,壓在所有人心口的石頭也落了下來。如果收成不好,大不了用攝政王告示裡的冬月種穀法,提前種冬小麥。
而王斯年卻氣得頭疼!
屋漏偏逢連夜雨。《農政全書》的事還沒搞定,老天爺也不給王家面子。
他和欽天監一起推斷的下雨日子明明在三日之後。
明天,是秦王主持求雨儀式的日子!
為什麼要提前三天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