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睿的第三份農耕政令,實質上是一份詳盡的告示。囊括黃豆從種植到再加工的方方面面。
黃豆屬於五穀雜糧之一,但由於人力、土地有限,帶著濃烈豆腥味的黃豆逐漸被口感更好的水稻、小麥代替。
百姓們一般把黃豆當成稅糧交給官府。官府用收繳上來的黃豆養馬。
除了餵馬,黃豆還能做豆漿、豆乾之類。
但豆漿需要花費力氣磨豆子,費時、費力,又不能喝飽;
做豆腐、豆乾需要技巧。會的人靠這一手藝開鋪子養活一家大小。這些技術不外傳,民間懂的人也不多。
大家還知道黃豆能榨油。可榨油費力,出的油沒有菜籽榨出的多。用黃豆榨油得不償失。
這份告示完全推翻了大家的看法。隨著其宣告天下,黃豆重新迴歸百姓的餐桌。甚至人們將它從糧食劃入經濟作物,一種比種其他糧食更賺錢的作物。
告示的第一部分,介紹了一種根據播種耬車改進的手推式播種機。
只需一個勞力扶住木質推手,在翻整好的土地上行走,需要下播的種子會沿著開溝器掉入挖好的溝裡。再由後面的滾筒把土地壓實,不需另行人工掩埋。
下種的鏵,還能上下調節埋地的深度,可用於玉米、黃豆、小麥、蠶豆等顆粒狀種子的播種要求。
播種機的翻土開溝器、下種的鏵、平整土地的滾筒都用鐵打造。使用省力,力氣小的女子一天之內可用它播種五畝地。
最關鍵的地方在於:朝廷為了祈求上蒼保佑大安國運昌盛,將免費發放手推式播種機。大安境內的每個村都能領到兩臺,讓農戶們輪流使用。
聽到朝廷免費發放鐵製農具,臨安江南北兩岸的百姓歡呼雀躍。木製的農具不貴,但用上了鐵,價格就不是一般的百姓人家能夠承擔得了。
免費的省時省力農具瞬間收買天下人心。
人們自發地不再談論“臨安江斷流”。
再說了,現在的臨安江江水由銅管流入大海,也說不上真的斷流。
只要沒了百姓的非議,朝廷便可將臨安江斷流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朝會鬧了兩個月。朝臣們相互指責,臨安江斷流的責任一會兒推給攝政王、一會兒推給世家、一會兒又說是趙國人乾的壞事。
各地安撫百姓的官員們滿腹牢騷,對臨安的高階官員的能力深感失望。兩百多號有資格上朝的朝臣七嘴八舌的建議,還不如小皇帝提出的措施可行。
要說還是攝政王有本事,不聲不響想到了徹底根治的辦法!
除了繼續想找茬的官員,朝廷上已經沒人再提臨安江斷流的話題。
在臨安如同無頭蒼蠅到處亂碰壁的趙國公主,見識了攝政王對紅蘿夫人的寵愛。
她到玉泉山莊見過紅蘿夫人,送上了重禮,並且向容家莊下了訂購一萬罈朗姆酒的大單。
她離開沒幾天,攝政王發出告示。不久多久之後,邊境的稅官撤了。大安又恢復了和趙國間的商貿往來。好似兩國的摩擦從未發生過。
但這還只是開胃菜。
喜歡攝政王入贅不請大家收藏:()攝政王入贅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