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地方等捉了趙構再打也不遲。
兩路兵馬齊頭並進,幾乎是同1時間來到了廣南東路的邊境。
廣南東路作為大宋領土極其靠南的1部分。
臨近大海,又不與別國接壤。
平時個各州縣只有最基礎的兵馬用來緝捕盜賊。
大州1千人,小縣可能只有1百人左右。
趙構帶來了8萬兵馬,分別佈置在了韶州、潮州、連州、梅州等處。
然而這些兵馬能擋得住齊軍兩路虎狼之師,十萬大軍的進攻嗎?
翟明領兵猛攻韶州城,他先用轟天雷破門,雲梯和飛樓並舉。
韶州並非大型軍州。
其城內並沒有甕城。
殺過了城門就進入了城中。
齊軍苦練多年,攻城拔寨的本事,如今徹底展露其威力。
不強攻城池,是因為強攻這種打法既不經濟,又不效率,還會給自己造成極大的損傷。
但齊軍已經經過了接近兩年的在外征戰。
全軍上下都想趕緊結束戰鬥。
更何況守城的軍隊是宋軍的廂軍。
連城池應該怎麼守都弄不明白的烏合之眾。
就算強攻也算不了什麼。
連打幾場硬仗,更能彰顯齊軍的實力,震懾敵軍。
宜章縣、樂昌縣、韶關縣。
3座縣城在齊軍強大的攻勢面前都只抵擋了不到1天。
前面兩座縣城都只有不到1個營的宋軍駐防。
齊軍戰鼓1響他們就立刻投降了。
唯有韶關縣作為韶州治所,有趙構派來的兵馬1萬人。
可這幫人也只堅持了1天而已。
翟明立刻沿著北江南下英州。
英州是個小州,治所英德縣。
這裡既沒有堅固的城防,也沒有皇帝派來的援軍。
全州上下只有8百多老弱病殘。
讓他們去擋翟明5萬大軍。
簡直是百日做夢。
>>~!
英州見齊軍抵達城下,立刻開城投降。
阮小2水軍戰船在和洞庭水軍交戰的過程中損傷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