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壆率兵圍困了杭州城,本來是打算來一個圍點打援。
逐步殲滅杭州附近其他城市的有生力量。
等拿下杭州之後,就一口氣掃平江東。
誰知道大宋朝廷為了重組禁軍,將周邊各州縣的兵力大部分都調到了杭州。
整個江東地區兵馬最多的城池就是杭州城。
其他地方的兵馬,多則兩三千,少則三五百。
連守城自保都捉襟見肘,哪裡還能抽得出兵馬去救援杭州。
齊軍在城外平整地皮,搭建了攻城武器陣地。
以大規模的火藥武器對杭州城頭展開不停歇的輪番轟炸。
削弱守軍士氣,打擊守軍戰心。
讓城裡的劉錡趕緊投降。
劉錡也是西軍將門出身的大將,武藝高強,御下有方。
他手下的軍士多是從各州各縣抽調而來的廂軍。
基本處於宋軍戰鬥力的最底層。
但劉錡沒有看不起他們。
南方廂軍之所以弱,都是因為訓練不足,武備怠惰所致。
人都是一樣的人。
只看將領怎麼用。
劉錡接掌侍衛馬軍司太尉之職之後,便立刻開始著手訓練這些廂軍。
首發:塔&讀小說
能到杭州城來的廂軍都是經過各地挑選的精壯。
老弱病殘第一輪就被淘汰了。
他又從這些廂軍中挑選出了身高臂展足夠優勢,有一定練武底子,還願意聽從指揮的人共一萬。
隨後用這些人組建了護城軍。
集合整個杭州城的武器裝備,緊著他們穿戴。
用五萬人的裝備湊出了一隻一萬人的鐵甲部隊。
往後就由護城軍負責守城。
其餘四萬人變成類似僕從軍的輔兵。
等護城軍出現傷亡之後,再由後來者補上。
這是劉錡借鑑了齊軍上下軍聯合戰法所做出的決定。
討論群伍陸彡74彡陸7伍
與其讓勢力參差不齊的大批軍隊一起上場。
不如從中挑選精銳,組建主戰部隊。
剩下的實力不足的人,就一邊提升自己,一邊為主戰部隊做後勤,打掩護。
戰兵輔兵待遇區別化。
也可以激勵輔兵努力向上,成為戰兵。
戰兵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也會不間斷的鍛鍊,以獲取更多軍功,保證自己不被後來者超越,甚至取代。
齊軍久久不發起進攻,劉錡便每日裡在校場裡操練這一萬護城軍。
有底子的兵馬練起來就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