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軍舉盾,弓弩手上前,長槍手就位。馬軍準備列隊衝鋒。”
完顏銀術可催馬上前,來到完顏希尹身邊。
“大帥,進攻吧。
對面的齊軍只有他們全軍的一半。
可以說是對方最弱的時候。
也是咱們反敗為勝的最後機會。
現在擊潰他們,咱們就能順勢衝擊難民營,把剩下的齊軍也趕盡殺絕。
齊國喪失了一隻主力部隊。
中原便是咱們的天下了。”
完顏希尹卻想的比較多。
現在金軍的兵力確實佔據絕對優勢。
大火和難民讓齊軍不得不分出一半的兵馬去救災。
但即便如此,齊軍仍舊留下了三萬餘人防備他。
這跟他的計劃有所出入。
他原本以為齊軍會毫無防備的被自己突襲,讓後一片潰敗。
現在看來,齊軍的統帥確實不是浪得虛名。
情勢看得很開。
最關鍵的地方在於,現在這種大規模集團作戰,三萬人和七萬人的差距真的很大嗎?
至少在完顏希尹看來並不是。
兩倍,三倍的兵力差距都不足以決定戰局,要形成碾壓性的優勢,除非兵力有對方的十倍以上。
即便如此,也不一定穩贏。
金軍開國之初就曾以萬人部隊正面擊潰了遼國二十萬大軍。
因為大規模會戰的時候,你不管有多少人,同時接敵的就是數千人,甚至幾百人。
後方哪怕有百萬大軍也幫不上忙,只能幹看著。
而前線一旦崩潰,後方就也會潰逃。
根本不用打。
金軍次次以少勝多都是這麼來的。
每次只需要拼盡全力擊潰對方的前方陣列。
對方前線的潰兵就會帶著後方的部隊一起逃跑。
所以完顏希尹並不看好此戰的勝算。
因為金軍疲敝,士氣低落,軍士思歸,戰心不堅。
縱有十成勇力,難以發揮七成。
齊軍士氣高昂,背城而戰。
一身本事,說不定能發揮十二成。
希尹還是覺得正面作戰,齊軍贏面更大。
銀術可問道:“大帥可是有什麼顧慮?”
希尹點頭道:“卻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