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下了井陘縣,先以此處為基地。
存放了大量糧草和物資。
隨後再圖謀進軍。
朝堂上,主和派都覺得將李綱派去當河東河北宣撫使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他們原本想接著此次機會,把李綱攆出京城,給他一個有名無實的虛職,如果能借刀殺人,讓金人把李綱幹掉那就更好了。
誰了想趙桓再次變卦,要派大軍去光復兩河。
李綱一下又成了實權人物。
他們想盡了辦法想要皇帝把李綱給貶了。
而主戰派一方也覺得李綱雖然戰心堅定,愛國之意熱誠。
但他工作水平確實不行。
他雖有守衛東京的功勞。
但說句實話,東京兵馬眾多,城高牆厚,城內的物資浩渺如煙,只要戰心堅定,誓死不降。
哪怕是頭豬也能守住。
要是讓李綱去當河東河北宣撫使,帶領大軍收復兩河,眾人卻沒了信心。
他這個文人說不定會把大軍給帶進溝裡。
這種大型戰事,還是得找個厲害的大將為好。
主戰派自然是力挺种師道。
但种師道剛剛因為勾結梁山的嫌疑被趙桓幽禁。
眾人又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御史中丞許翰直接進宮找到了趙桓。
“陛下,种師道乃西軍名將,陝西軍士皆服其威名。
若是棄之不用,實在是可惜。”
趙桓道:“种師道老糊塗了,竟然暗中和梁山賊寇有勾結,差點壞了議和大事。”
許翰繼續追問。
“陛下說種少保和梁山有所勾結,不知可有證據?”
趙桓沉默了:“沒有,不過此事只有可能是他給梁山賊寇通報訊息,讓他們假裝漁民前來送船。”
“那種師道可曾承認?”
“不曾。”
許翰瞪眼道:“陛下,你一無真憑實據,二無當事人供詞。
聽信那幫小人讒言,就輕而易舉的將國之棟樑撤職奪權。
這可是取禍之道。”
趙桓眉頭緊皺,許翰這幾句話雖然在理,但卻很不合他的心意。
“就算如此,种師道依舊有不察之罪。
他今年已經七旬有六,神智模糊,哪裡還經得起鞍馬勞頓。
朕看就算了吧。”
許翰依舊不放棄:“始皇認為王翦老而不用,信用李信,最終兵敗於楚國;漢宣帝任用老將趙充國,最終取得金城之戰的成功。
趙王用趙括而兵敗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