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上皇已經禪位,過去的事情也不必計較了。
請少帝同大金重新結盟修好,派遣親王、宰相前往我軍請和。”
趙桓連忙問道:“誰願意前往金營?”
這一問之下,眾人都紛紛往後縮。
李綱站了出來:“陛下,我願前往。”
趙桓卻道:“卿身兼守禦東京的重任,還是留在東京,便由樞密副使李梲前往吧。”
李梲聞言,額頭上冷汗直流,但又不敢不應。
“臣領旨!”
使者決定以後,趙桓便宣佈退朝。
眾臣紛紛回家,只有李綱不走。
他堅持向趙桓詢問,為何不派自己去。
趙桓道:“愛卿性格剛直,不適合前去議和。”
說白了他就是怕李綱到了金營以後,將女真人痛罵一頓,惹的對方前來攻城。
李綱尋思了片刻:“金軍即將兵臨城下,勤王之師又沒有到來,暫時議和,拖延時間到也可以。
但議和的條款要恰當。
否則,只會招來大禍,宗社安危在此一舉。
李梲柔懦,恐怕有誤國事。
女真人貪得無厭,必然會提出非常苛刻的條件。
只要朝廷舉措適當,表現出強硬與底氣,敵人就會心生憂慮,見機退去。
如果朝廷迫於金軍的威勢,答應他們的全部要求,金軍反而會輕視我們,那樣後患無窮。”
但趙桓卻沒有聽李綱的意見,依舊讓李梲去金營議和。
果不其然,李梲是個軟弱之人。
他到了金營以後,什麼條件都不敢提。
任憑完顏宗望獅子大開口。
這樣的人根本算不上使節,最多是個傳聲筒。
金軍開出條件,要五百萬兩金子,五千萬兩銀子,牛馬一萬頭,綢緞一百萬匹,同時趙桓要尊稱金帝完顏吳乞買為伯父。
割讓整個黃河以北,所有原屬於宋朝的城池,派宰相、親王到金營為人質,再派兵馬把金軍送過黃河。
李綱知道後直接怒罵:“金國無禮,簡直是痴人說夢!”
而李邦彥等人卻在極力勸趙桓答應這些條件。
喜歡水滸真說請大家收藏:()水滸真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