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童貫聽聞金軍襲來的訊息,便如同火燒屁股一樣,焦急的逃回了東京城。
像之前一樣。
他狼狽逃竄的事情絕對不能讓皇帝知道。
但是金軍此次來襲聲勢浩大,不像之前他打梁山。
童貫前腳剛到東京,屁股還沒坐熱,王稟的奏疏隨後就到。
奏疏上寫明瞭金軍進攻的起因和經過。
此奏疏原本應該由兵部轉呈中書門下,再由中書門下交給皇帝。
如果中書門下有不想被皇帝知道的事情,就會把這奏摺給封起來。
或者把這東西放在一堆奏摺的最下面。
趙佶不是個勤奮的皇帝。
朝廷事務每天都處理不完,時間一長,事情就會不了了之。
但兵部侍郎偏偏是張克公這個刺頭。
他看到這封奏疏以後,立刻就敏銳的察覺到了奏疏有被攔截的可能。
童貫肯定已經跟中書門下的王黻打好了招呼。
王稟的奏疏如果透過正常途徑,是絕對不可能被趙佶看到的。
張克公覺得此事事關重大,絕不能放任這些奸臣胡來。
想到此處,他便將奏疏暗中揣進懷裡。
隨後從家裡拿了一封字畫,準備到宮中求見皇帝。
當時趙佶正在御書房。
他雖在御書房,卻不是在批示奏摺,而是在練字作畫。
趙佶命人在大案上鋪上宣紙。
一個太監恭恭敬敬的磨好了墨,將硯臺端到趙佶手邊。
趙佶左手撩起右手的袖子,右手捏著毛筆,輕輕沾滿墨水。
他閉目靜思片刻,隨後在紙上揮毫潑墨,一蹴而就。
李彥從旁看去,連忙誇道:“陛下所繪畫作,山清水秀,猿鳥相依。
一派自然風光,渾然天成。
再加上這題詩,更是神來之筆。
這字型,這意境。
要是放到外面,那些文豪大家打破頭都要收藏起來。”
趙佶聽了這彩虹屁,頓時高興的咧開了嘴。
“好,給朕裝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