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金軍僕從像是一個個被逼無奈的螞蟻一樣扛著麻包往城牆邊衝來。
他們來到護城河邊,將手中的麻袋扔進河裡,隨後迅速返回,準備扛起第二個麻包再次填進河中。
他們到護城河邊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梁山弓手的精準射擊距離。
宣贊向呼延灼請示道:“呼延將軍,要不要放箭。”
呼延灼搖了搖頭:“不管他們,女真人想讓這些奴隸消耗我們的箭矢還有弓手的體力,我們不能上當。
我們的步弓都很重,軍士們短時間之內只能拉開十次,隨後就得下去歇息。
好鋼不能用在刀背上。
讓軍士們不得放箭,等金軍進攻再說。”
奴隸們提心吊膽的扛著麻包往護城河裡填去。
想象中那鋪天蓋地的箭雨卻並沒有發生。
他們平平安安的填平了護城河。
接下來就是郭藥師表現的時候了。
常勝軍將領趙鶴壽領兵在前。
推著由漢人工匠製作的飛樓雲梯往城牆邊直衝而去。
梁山軍士依舊沒有著急放箭。
他們的最佳射擊距離是三十步到五十步。
在這個距離之內,憑藉他們高超的射術還有長梢弓巨大的威力,就算對方身披重甲,他們也有一箭放倒對方的把握。
趙鶴壽從己方陣地往前推進了將近一百步,也沒有遇到來自城牆上齊軍的火力打擊。
他心中十分緊張。
推進的順利只是表象,齊軍一但發起反擊,其聲勢必定驚人。
趙鶴壽猜得不錯。
齊軍的弓手為了保證打擊效果,至少要在金軍抵近城牆五十步的時候才會放箭。
他們射程不夠,齊軍卻有長射程的武器。
那就是架設在城內的三十架巨型投石機。
凌振親自站在城牆上指揮作戰。
“定炮員測距,目標金軍飛樓。”
十個定炮員站在城牆上,用大拇指一筆畫,就大概測出了對方飛樓與城牆之間的距離。
“一號距離二百步,二號距離一百九十步!”
凌振隨後道:“計算提前量,調整石炮配重。”
定炮員們一邊計算敵人飛樓的運動速度,一邊結合自己家石炮的發射時間。
粗略的估計了一下石彈落地時對方的大概位置。
隨後朝城牆下面傳令,由炮手調整配重和發射方向。
三十發石彈幾乎同一時間打出去。
那巨大的飛石從天而降,攜帶著無窮威壓,砸向常勝軍的頭頂。
他們經過專業的訓練,面對這種困難也不會輕易後退。
再說常勝軍久歷沙場,知道石炮是什麼性質。
那東西主要是用來攻堅的,準頭很差。
沒人會用石炮瞄著士兵這種很小的單位去打。
如果打到自己,也純屬誤傷。
三十發石彈轟隆隆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