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慶雖然是沙場宿將,卻沒有身為主帥該有的能力。
宣撫使譚稹更沒有帶領軍隊,治理地方的經驗。
以他二人只能,有今日之敗,也是理所當然。”
趙佶聞言,沉默片刻。
“以卿之見,現在應當如何?”
王黻道:“梁山賊寇氣勢正盛,未免其入寇河東,還請陛下儘快選調一位有經驗的大臣接任宣撫使之位。
到前線去收整軍心。
設定防線。
準備應對接下來可能會到來的戰爭。”
趙佶心中浮現出了一個人選,只是他又不想這麼輕易的就將其復起。
於是他隨口問道:“眾卿可有合適的人選。”
李彥出列道:“啟奏陛下,豫國公童貫大人久在邊關,帶兵有方。
在西軍之中頗有威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事到如今,唯有請童貫大人再去河東,保家衛國。”
趙佶嘆道:“還有沒有其他人選。”
眾臣都說:“除童貫大人以外,滿朝諸公,恐無第二個人合適。”
趙佶沒有辦法,只能下旨,命童貫為河北河東宣撫使。
前往河東太原,取代譚稹指揮兵馬。
防備梁山的進攻。
童貫接到聖旨以後,自然是大喜過望。
他是一個宦官,一輩子都在打仗。
他為了保住自己的權柄,不惜將大宋拖入戰爭的泥潭。
這樣宋徽宗發現手裡沒人能用,就只能再次找到他。
“呵呵,幾年過去,這朝堂上還是咱家說了算。”
宋軍大敗,童貫接替譚稹掌控河東的訊息迅速傳到了完顏宗翰的耳朵裡。
童貫也要求完顏宗翰立刻出兵,跟他一起三路夾擊燕地。
到時候兩家各拿各的好處。
完顏宗翰心下大喜。
齊軍宋軍一場大戰,戰況極其慘烈,他早有耳聞。
現在正是他坐收漁利的最好時機。
金軍提前約定。
就在入冬之時,東西兩路大軍同時南侵。
完顏宗翰將兵馬開到居庸關,自己先領騎兵出關,準備找一些小型的村鎮進行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