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從河東先打真定,隨後從南方抄襲齊軍後路。
戰後,宋朝需向金國贖買金軍控制下的城池。
價格到時候再議。
趙良嗣回到東京,將這份盟約交給了趙佶。
趙佶看了以後也是相當滿意。
隨後便命河東譚稹開始聚集大軍,準備剿滅梁山。
譚稹接到聖旨,便連忙叫來了劉延慶。
劉延慶還是此處的都統制,各路軍馬都受其節制。
出兵之事需跟他商議。
朝廷要聯金攻齊,此事兩人早就已經知道了。
他們其實是反對的。
但聽說此事朝堂諸公全部同意以後,他們又不敢開口了。
劉延慶知道現在宋軍的情況,很難是齊軍的對手。
所以他提出了一個意見,那就是陽奉陰違。
把大軍開到前線和齊軍對峙,卻不進攻。
等金軍先打。
他們都知道金軍戰力強盛。
若是齊軍北方戰事吃緊,真定府的秦明一定會前往支援,或者準備撤退。
只要他一動,就會漏出破綻,到時候才好成事。
而且秦明手下的兵馬只有五萬人。
上軍僅兩萬五千。
劉延慶手下有十餘萬大軍。
西軍精銳就多達八萬人。
料他秦明也不敢輕易跟自己正面對敵。
劉延慶回去以後便召集部隊。
先命王稟為太原留守,率軍駐守太原。
隨後領著宋江,楊可世、楊惟忠、姚平仲、劉光世等人麾下的十萬兵馬出山徑,來到真定府前下寨。
秦明看著宋軍在城外密密麻麻的旌旗,心道不好。
前幾天陸陽曾經給他送來過一封書信。
信上提到,讓他小心河東宋軍。
若是宋軍來攻,那就說明大齊現在將要面對建國以來最危險的一道難關。
同時對抗宋金兩大強國的夾擊。
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得到了宋軍出兵的訊息,嘴角自是泛起一抹微笑。
他們將大軍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