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師中立刻寫了封書信,託陸陽派人送去東京,將兒子王鑲叫到山東來。
陸陽得了父子二人效忠,也不虧待他們。
王師中以前在宋朝時也就是個知州。
陸陽直接委任他為工部侍郎。
正好工部缺一個能力強的文人。
他的兒子王鑲原本就是個沒有差遣的郎官。
不過在皇城裡伺候的久了,對於各種禮儀也十分的瞭解。
陸陽同樣命其為禮部主事。
三人之中只有張叔夜還在死硬著不投降。
可惜他骨頭夠硬,他兒子卻不一樣。
張叔夜的二兒子張仲熊耐不住山上寂寞,私下和齊國官員接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現已被陸陽任命為左廂步軍統領華重的副將。
張叔夜知道以後氣的三天三夜沒吃飯。
要不是張伯奮強行給他灌了些稀粥,他幾乎要餓死過去。
張叔夜身體剛一好,立刻就跟張仲熊斷絕了父子關係。
身邊只有張伯奮還在陪伴。
卻說齊國的官報因其記述詳盡,訊息準確。
愛看的人不只是齊國的百姓。
宋朝的達官顯貴甚至是西夏貴族都願意不遠千里,花上幾十倍的錢求購一份。
最近一期陸陽言語之間火力甚猛,矛頭直指趙官家。
東京跟齊國只有百里之遙,動京城內所有的官員幾乎都看過最近一起的官報,只是大家都不敢將這東西告訴趙佶而已。
朝堂之上依舊是歌舞昇平。
童貫前線潰敗的真情竟然被避重就輕的隱瞞了下來。
趙佶還以為只是一場小規模的夜戰,雙方互有損傷。
他甚至還下旨勉勵了那些逃跑的將軍們。
宋軍此次潰敗最大的損失並不是那數萬兵馬,而是朝廷從全國各地調集的糧草輜重。
現在全國都在打仗。
山東山西,河北荊湖。
江南之亂也才剛剛平息。
朝廷早就入不敷出。
要籌集供二十萬人使用的糧草那是花費了不知道多大的功夫。
可是就這麼一戰。
所有的輜重都跟著宋軍大營一起化為了飛灰。
沒有糧草輜重,部隊就無法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