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到了盧溝河,卻看不見蕭乾的兵馬都在何處。
他害怕蕭幹在對岸埋伏,準備打他個措手不及,於是不敢渡河。
蕭太后見自己已經被逼到了死角。
於是只能同時獻表,向宋金兩國稱臣。
阿骨打不予理會。
而趙佶見了降表,更覺得遼國虛弱,彈指可破。
連連催促童貫拿下燕京。
此時已經接近十月。
童貫接到了趙佶的催促,連忙召集諸將商議破城的對策。
他不清楚遼國的具體情況,但郭藥師卻明白。
耶律大石的兵馬在居庸關。
蕭幹率兩萬人駐紮在盧溝河對面。
那燕京城中就只剩下了一千守軍。
燕京城有七道門,再加上皇城需要守衛。
每道門能有一百個守軍就不錯了。
此時正是突襲敵後的好時機。
他起身稟道:“童太師,末將歸順天朝之後尚且未立寸功。
今蕭幹率兩萬軍屯駐對岸。
燕京防衛必然空虛。
請以精騎數千,奔襲敵後,若有城中漢人的支援,便可直取燕京,生擒蕭後。
燕京一失,蕭幹必定要回軍救援。
大軍便可趁機渡河。
一舉奪取燕雲。”
童貫聽聞之後,頓時大喜。
於是以郭藥師統帥的一千怨軍為先鋒。
再派自己的心腹愛將楊可世,高世宣等人同行。
率領輕騎五千為主力。
再以劉光世率領五萬人馬為後援。
眾人率兵離開大營。
郭藥師和楊可世領輕騎先行。
一天奔襲三百餘里,繞道安次。
在晚上到達了燕京城東面。
眾人奔襲了一天,又累又渴。
人和戰馬都很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