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看宋軍竟然真的捱打不還手。
頓時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他打了一輩子仗,也沒見過這樣的。
不過戰場可不是打擂臺。
還將就一招一式對攻,有各種規則束縛。
耶律大石冷哼一聲。
你不是不還手嗎?不還手我就打死你。
“來人召集一萬馬軍,隨我從後陣離營。
命弓箭手繼續放箭,不要讓宋軍察覺到我軍的動向。”
宋軍受制於軍令,只能捱打不能還手。
憋屈不已。
楊可世立刻將訊息傳遞迴了後方大營,老種經略處。
种師道聞言頓時大罵:“都是一群傻子,兩軍交戰,打起來了哪有束手就擒,坐以待斃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讓前線給我還擊,朝廷責罰,老夫一力承擔。”
种師中也道:“聖上和童太師也真是的,整天都在想些什麼?
要是真能兵不血刃就和平收復燕雲,和冼他們早就吃現成的,坐著就把功勞給拿了,還要我們來幹什麼?壯聲勢嗎?
兄長,我看前線情況不容樂觀,我們也得早做準備。”
老種點了點頭,當即便調兵遣將準備支援。
前線,楊可世得了老種的擔保,這才敢放開手腳作戰。
此時,卻看遼軍營中號旗揮舞。
後方有大量煙塵升騰而起。
楊可世道:“這必是遼軍陣後有大量馬軍行動,準備離開正面,往下游處尋找淺灘渡河。
得有人去攔住他們。”
他自己要在正面指揮,只能讓种師道派來支援的涇原路主將趙德前去下游阻止遼軍渡河。
趙德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於是率領馬軍飛速離開。
可他畢竟動的晚了一步。
當他趕到預定地點時,遼軍的數千馬軍已經成功渡河。
趙德是老將,知道形勢不妙,河邊可能守不住了。
於是便帶人回來。
楊可世見他回來的如此之快,心中生疑,便問道:“為何回來的如此快,難道是遼軍去了上游。”
趙德卻說:“我到的晚了一步,遼軍已經渡河,此處守不住了,咱們趕緊撤吧!”
楊可世聞言大罵道:“你這匹夫,枉食君祿,一打仗就知道往後撤,如何能夠殺敵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