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前排的弩箭和後方的弓箭連綿不絕,南軍衝到陣前之時最少吃了四輪以上。
因為南軍從起義到現在也就是一年多時間。
根本沒什麼時間能拿去訓練,說白了底蘊不足。
為了保持軍陣的嚴整,行進的速度就不會快。
這樣宋軍就能再多射個一兩輪箭矢。
南軍剛剛到達宋軍陣前,就有上千人倒在了宋軍的弓弩之下。
宋軍見南軍已經進到了三十步以內,立刻開始變陣。
弩手回身後撤。
長槍手和刀盾手立刻頂上前排。
弓箭手改直射為拋射,在陣後繞過自家前軍,打擊南軍後陣。
雙方步兵接戰。
短時間之內還分不出勝敗。
劉鎮傳下軍令,命左軍大將郭仲荀,右軍大將趙覃從兩翼壓上。
西軍馬軍奔騰而起。
方傑和賀從龍也分別率領馬軍來迎。
雙方都是鬆散陣型,戰馬交鋒很快就演變成了混戰。
整齊佇列的作戰,比的是勇氣和紀律,一旦陷入混戰,拼的就是個人武力了。
西軍騎兵的個人武藝連梁山都自愧不如。
而南方缺馬,會騎馬的人都不多,更別說是在馬上打仗了。
南軍的馬軍數量比西軍少,武藝也差很多。
混戰之中往往一個西軍能打三四個南軍。
方傑奮起方天畫戟在陣中衝來殺去,所過之處無一人能敵。
只是他手下的南軍士兵們可沒有他這樣的武藝。
整個戰場來看,西軍的馬軍完全碾壓南軍。
方傑看在眼裡,心中焦急。
於是便找上了眼前的趙覃,想要將這宋將斬殺,以挽回局勢。
方傑的武藝不差,但趙覃也不是庸手。
他是御營兵馬中的大將,這次南下作戰,是作為童貫的護衛而來。
劉鎮手邊人手不足。
原本右軍應該有楊可世統領。
可是楊可世在杭州戰敗,麾下兵馬也損失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