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陸陽。”
成貴連忙道:“小人見過齊王殿下。”
陸陽道:“現在不是傷心的時候。
讓王稟的兵馬突破了烏龍嶺,是我的過錯。
現在正應該想辦法阻止他們繼續前進。
諸位軍師、參軍、將軍,速速集思廣益。”
許貫忠見陸陽如此自責。
便安慰道:“大王不必如此,王稟突破烏龍嶺也不是大王的問題。
畢竟咱們也不知道還有東管小徑這條能繞過烏龍嶺的小路。
如何去防啊?”
原本烏龍嶺應該是堅不可摧的。
自己地勢擺在那,上面還有一萬兵馬。
宋軍就算不要命的強攻,一時半會也拿不下來。
陸陽將兵馬擺在桐洲島前,只要宋軍趕往烏龍嶺,他就能第一時間兵臨桐廬縣。
宋軍來攻,他也不怕。
但是陸陽卻不知道東管小徑的存在。
才讓宋軍有機會兩面夾擊,迅速攻破烏龍嶺。
這也不能怪南軍對齊軍有所隱瞞。
烏龍嶺是方臘的屏障,而東管小徑是烏龍嶺的命門。
別說兩軍之間只是聯盟兼姻親關係,就算是親兄弟,關係到這種會要命的大秘密時也還是會留一手的。
要怪也只能怪南軍中魚龍混雜,有部分人意志不堅定,說叛變就叛變。
王文德稍微沉吟片刻,便問成貴道:“成總管,烏龍嶺還有沒有戰船。”
成貴道:“我走的時候,為了避免這些戰船被宋軍利用,已經下令將這些戰船全部焚燬了。就算有些存留,也不會多了。”
王文德點了點頭,當時便道:“大王,既然烏龍嶺戰船已毀,水路便是暢通無阻,咱們應當立刻登船。走水路直接繞到睦洲城外。
保住睦州,還來得及。”
陸陽道:“王參軍所言甚是,傳令全軍,速速登船。”
李叢吉連忙說:“大王,軍士們今天剛剛經歷一場大戰,身心俱疲,現在太陽都下山了,夜路不好趕,還是讓軍士們歇一晚吧。”
陸陽搖頭道:“兵貴神速,我怕晚了半分,睦洲城萬一有個閃失,讓軍士們堅持堅持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眾將領命,連夜拔營。
可讓他們想不到的是,烏龍嶺對面的睦洲城,其實並沒能守那麼久。
負責守衛睦洲城的有數人。
右丞相祖士遠。
殿帥府太尉鄭魔王鄭彪。
靈應天師包道乙三人。
守軍只有一萬。
這包道乙祖上是金華山中人。
幼年之時出家學道,習得了一些旁門左道之法。
後來方臘起事,他便以那粗淺之術贏得了方臘的重視,甚至將其尊為靈應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