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將相和,君臣同心。
這些頭領們之前在宋軍時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在齊軍之中卻都做到了。
姚平仲不知道為什麼,心頭突然泛起一絲涼意。
今天可能要出大事情。
說時遲那時快。
兩軍已經交鋒一處。
梁山馬軍組成方陣,以關勝和徐寧打頭,身後五千金槍軍緊緊跟隨。
雙方的馬軍雖然都很精銳,但是對比陣型就能發現十分明顯的區別。
宋軍的馬軍採用的是傳統的鬆散陣型,一旦前排有軍士倒下,後方的騎兵有時間反應躲開,免得造成踩踏。
這種陣型主要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的保命。
因為馬軍的成本很高,輕易不會和敵人正面對沖。
一旦產生重大傷亡,短時間內很難恢復。
但是梁山馬軍的陣型卻不一樣。
十分緊密。
兩馬之間的距離連過一個人都會嫌擠。
每個馬軍指揮之間的距離也只有不到兩個馬身。
姚平仲看了看梁山的陣型,難道是齊軍大將不懂得兵法陣型嗎?
關勝當然懂得。
這種緊密陣型最初是由陸陽所提出的。
眾將一聽,立刻就全員反對。
這樣的戰法跟傳統的戰法都不一樣。
自古以來騎兵就沒有這種打法。
這不是拿精銳騎兵當炮灰使喚嗎?
可是陸陽卻知道,這種緊密衝鋒陣型絕對能碾壓現在傳統鬆散式衝鋒陣型。
因為數百年後實踐已經證明過了。
只是其他人不知道,而陸陽也不能明說,只能藉口昨日神仙入夢,天授兵法。
眾人還是不相信,但卻拗不過陸陽的堅持。
只能逐步新增緊密衝鋒陣型訓練。
今天與宋軍對沖之時,也是使出了平時訓練的緊密陣型。
其實效果到底如何,關勝徐寧自己心裡都沒底。
雙方戰馬的速度越來越越快。
西軍從來沒見過如此緊密的衝鋒陣型。
讓他們根本找不到殺進敵方陣型的機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雙方速度越來越快。
馬蹄聲大起。
眼看著對方越來越近,雙方軍士都能看見對方眼神中那毫不掩飾的殺意。
齊軍軍士毫不畏懼,常年訓練的紀律讓他們保持陣型,聚集在軍官身邊。
強大的氣勢凝聚在一起,彷彿泰山壓頂,黃河決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