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殺反王,這是多大的功勞。
整個南征大軍上到主帥童貫,下到普通士兵,就沒有一個人不想拿下生擒方臘的大功。
眼下劉鎮已經兵臨清溪縣外,東路軍這幫將領如何能忍得住?
頭一個眼紅的又是劉延慶。
當初王稟劉鎮商議分兵之計的時候他就想跟劉鎮一起去,結果兩人連起手來找童貫確定出征名單,死活不願意把他加進去。
兩人都是軍中大將。
清楚的知道誰有本事,誰沒本事,誰能靠得住,誰是純混子。
劉延慶和辛興宗這樣的人本事其實不差,就是性格問題很大。
關鍵節點上指望不上。
劉鎮這支大軍是要去攻打方臘宮廷的,怎麼能讓劉延慶去搗亂。
可是兩人不願意讓劉延慶去,劉延慶也不會放著這天大的功勞而不動心。
就在吳軍撤軍的當天。
他就知道劉鎮的西路軍應該是進展迅速。
所以南軍才不得不調集烏龍嶺守軍回防。
如此一來,他要是再沒動作,大功就全被劉鎮給搶完了。
他們這邊連口湯都分不到。
一定要趕緊進軍,打過烏龍嶺。
於是他立刻找來了跟他一樣想法的將領,聯合起來去找童貫進言。
當時王稟也正要去找童貫,說及戰略的重要性。
讓他千萬不要聽其他人的話,貿然進軍。
兩邊剛好在童貫帥府之外相遇。
王稟一看對面,劉延慶、劉光世、劉光弼、辛興宗、姚平仲、馬公直、楊可世還有楊惟忠。
除了他以外,東路宋軍各軍主將幾乎都到了。
王稟眉頭皺成一團,看來這些人應該是商量好了,非要逼他出兵。
全軍都和自己意見相左,王稟也是十分頭大。
眾人互相打了招呼,於是攜手進了童貫帥府。
童貫見眾人前來,還以為是城防出了問題,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
“正臣,你等諸將為何聯袂而來,可是有何大事發生?”
童貫這句話是在問王稟,可是劉延慶卻不打算給王稟先開口的機會。
勸人講究一個先入為主。
只要讓童貫先接受了他的說法,王稟再勸的時候,童貫就會覺得王稟的思想有問題。
他連忙打岔道:“啟稟恩相,可是一件大喜事啊!西路劉鎮將軍戰果頗豐,昨晚城外的南賊已經連夜趕回了烏龍嶺後。
應當是劉鎮將軍已經打到了賊巢附近,才迫使其不得不回援。
連梁山賊寇失去了南賊的支援,也撤開了圍困,到十餘里外下寨了。
此不是天大的喜事嗎?”
童貫聽說之後,自是喜笑顏開。
“卻是如此。劉鎮將軍不負厚望。
回朝之後,本官一定向皇上保舉其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