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祖士遠從睦州往烏龍嶺運送二十萬石糧草,專供齊軍所用。
齊軍訓練量很大,伙食必須充足。
宋軍吳軍以及其他幾方兵馬每個士兵每天大概也就消耗兩斤糧食。
而齊軍一人每天至少要消耗三斤以上,個別飯量大的會接近四斤。
當然這是在沒有額外脂肪補充的前提下。
如果有肉食,糧食的分量會減少不少。
徐寧和史進兩軍之中還攜帶了大量戰馬,也是耗糧大戶。
哪怕如此,二十萬石糧草也夠前線的齊軍敞開了吃上兩三個月了。
糧草很快轉運到了烏龍嶺。
至於為什麼不直接送到齊軍大營,那就是方臘一方玩的一點小心思了。
王稟卻是一個防守戰方面的天才。
這些天,齊軍將自己帶來的飛樓、雲梯、弩炮和拋石機全部卸了下來,先後發動了三次大規模的進攻,卻都被王稟輕易擊退。
攻城兵器損失也十分嚴重。
眼看著冬月已過,春天到來。
持續十餘天的攻城戰始終沒有進展。
桐廬縣就像是一面水潑不進,針扎不透的銅牆鐵壁。
若說齊軍主攻的兩面城牆還算是打的有來有回。
吳軍負責進攻的兩方卻連城門都沒有摸到過。
剛剛衝到城下六十步遠就被宋軍雨點一般的箭矢給射了回去。
王稟將弓弩手分為三組,間隔射擊,火力連綿不絕。
吳軍弓弩手跟西軍差距極大,兩邊對射,吳軍根本就還不了手。
遠端被完全壓制,步兵就不可能硬頂著西軍的箭雨攻城。
這十餘天打下來,宋軍損傷不過百,吳軍倒是被宋軍射死射傷了近千人。
另一邊的梁山兵馬傷亡也不少,輕傷五百餘人,重傷七十餘人。
陣亡三十人。
不過戰果也是頗為豐厚,殺死殺傷宋軍至少接近七百人。
甚至憑藉著攻城兵器的優勢短暫的登上城頭。
只是沒過多久,便又被王稟親自帶人給頂了回去。
還把梁山的飛樓全部焚燬。
讓梁山再也沒辦法輕鬆登城。
陸陽正面攻城的手段是用完了,也沒能拿王稟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