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陽拿下了杭州城便命人將先前關押的袁太公一行給放了。
眾人還不敢相信。
他們在齊軍大營裡好吃好喝了兩三天,還被人恭恭敬敬的送了出來。
江南的百姓哪裡見過這樣的軍隊。
在他們的印象裡,兵匪就是不分家。
甚至有的兵還不如土匪。
土匪一般都不會幹滅門絕戶的事,亂軍一過,那才是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
眾人回到富陽縣後,與鄉民提起此事,鄉親們還不信。
他們還硬著脖子說道:“不信是吧,過兩天齊軍就打過來了,讓你們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富陽小縣,無甚險阻。
齊軍水陸並進,兵臨城下。
縣令直接開城投降,不做抵抗。
陸陽稱善,留兵一千駐守,其餘兵馬沿江而上,直撲王稟大軍的後路。
吳軍撤出杭州城後,便在方臘的命令之下,在烏龍嶺與桐廬縣之間佈防。
桐廬縣畢竟也不是什麼堅城要塞。
厲天閏帶人守了十天不到就抵擋不住,撤回了烏龍嶺。
此時的烏龍嶺上聚集了烏龍嶺本地守軍,方臘從清溪縣派來的援軍,與方天定從杭州帶回來的本部兵馬。
林林總總加起來得有五萬餘人。
可嶺下的宋軍人數更多。
宋軍出征之時,實數十五萬人。
哪怕現在經過了數月的戰鬥。
宋軍死傷慘重。
還先後經歷水土不服與瘟疫的洗禮。
也依舊有十萬大軍。
齊吳兩軍加在一起,也就勉強和宋軍數量持平。
兩軍之中還有大批次的水軍,若是不打水戰,他們幾乎是排不上用場的。
宋軍數量更多,而地勢不利,雙方實力幾乎不相上下。
卻說王稟知道杭州陷落以後,立刻派遣韓世忠和馬公直、楊惟忠等人趕回桐洲島。
恢復桐洲島水寨。
並給韓世忠一萬水軍,楊惟忠馬公直各一萬步軍,令兩人死守兩側江岸。
將杭州方向來的齊軍堵在桐洲島前。
保護大軍後方的安全。
同時前線也不放鬆,加緊猛攻烏龍嶺。
但是烏龍嶺上,方天定一行明顯能感受到攻擊的烈度降低了。
只是因為他們的探馬無法下山查探,無法得知陸陽親自率領大軍前來助戰的訊息。
而宋軍也不會好心的告訴南軍,他們的援兵到了。
楊可世和姚平仲回到宋軍大營以後,先沒有去見劉延慶和童貫,而是告訴了王稟兩人在杭州之時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