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旗號是來自南邊富陽縣的船隻。
後面的人則打著梁山水軍的旗號。
跟在富陽縣船隻後面緊追不捨。
後方的梁山水軍一邊追一邊喊:“前面的船給我站住,再不站住我們就放箭了。”
見前船沒有回應,那軍官便命麾下兵馬放箭,射向前面的運糧船。
城上的宋軍看著江面上這場大戲,自然是津津有味。
不過那三十條富陽縣的船隻卻晃晃悠悠的往杭州南邊水門開來,梁山的巡邏船也自然跟來。
城頭上的守將連忙命人放箭,擊退梁山水軍的追擊。
讓那富陽縣的船隻安全來到水門之下。
船頭的一個漢子連忙道:“多謝軍爺救命大恩。多謝,多謝!”
那將軍問道:“你們是何人?為何到杭州城來?”
張順便道:“大人容稟,我等是此處往南三十里富陽縣的百姓。前些天有一位虞候來到縣裡,讓我們籌集五萬石糧草送到杭州城來。
可是南賊謀反之後,在本地橫徵暴斂,索取無度。
各家的口糧都不夠了,根本無法籌集到五萬石這麼多的糧草。
袁太公一心要幫官軍籌集到足夠的糧草,現在還在富陽縣籌備。
又怕耽誤了時間,惹得軍爺不快,便命小人先送五千石糧草到杭州來。
剩下的一定儘快補上。”
那將軍也知道此事,梁山圍城之前就有許多百姓陸陸續續的把糧食送進城來。
他看了眼下面的運糧船,也沒發現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於是便道:“好,我放一個籃子下去。你把通關文書放在裡面,我拉上來看看。”
張順連忙道:“憑大人做主。”
之間水門之上,一個籃子晃晃悠悠的綴了下來。
張順將通關文書放在籃子裡。
那將軍拉上去以後看了看,確實沒有問題。
上面蓋的是童貫的帥印。
他不會認錯。
“好,你在下面等著,我這就去彙報。”
宋軍收糧,也有一段屬於自己的程式。
運糧船來了以後,守將檢視通關文書還只是第一道工序。
第二步,便是由守將派人前往童貫帥府請示。
之後還有數個步驟,十分麻煩。
童貫正在帥府之內,等待前線勝利的訊息。
卻不想南門守將彙報,又有一批運糧船從富陽縣來。
童貫眉頭一皺,主要是這個時間過於敏感。
梁山兵馬正在外面圍城,他必須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千萬小心。
“來人,派楊可世將軍領三千兵馬到南門去,盯著那幫人,若是有所異動,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