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太公說:“對了,前日有一位虞候來到本縣,說杭州城缺糧,讓我等立刻籌備糧草,送到杭州。
老漢聽聞之後,一刻不敢怠慢,連忙聯絡鄉民,收集了這三十船糧草,正準備送達杭州城,供天兵剿匪之用。
只是南賊還在時,早已經刮地三尺。
本處已經沒有大批的存糧了。
這些糧草都是從鄉親們家中藏糧之處一點一點摳出來的。
所以才耽誤了時辰,來的晚了些。”
張橫心道,原來如此。
這些船上裝的都是宋軍徵調的糧草。
應當是童貫剛到杭州時下的令,命手下兵馬將周邊的糧草聚集到杭州城。
免得被梁山徵走,作為軍糧。
只是老漢得到訊息以後,因為和方臘一夥有血海深仇。
說什麼也要幫宋軍把糧草徵夠。
零零碎碎的收集,所以錯過了進城的時間。
也是個可憐之人。
張橫心頭一轉:“既是虞候讓你徵糧,便應該給了你通關文書。
你可曾帶在身上。”
老漢連忙將文書取出。
“文書在此,請大人驗看。”
張橫接過來,裝模作樣的展開觀看。
還時不時的點了點頭。
一旁的倪雲也想看看那文書上寫的是什麼。
來到張橫身後,藉著火把的光芒。
這才發現張橫竟然把文書給拿反了。
他連忙在後方輕聲提醒。
“張家大哥,你拿反了。”
“咳咳!”張橫咳嗽了兩聲來緩解尷尬,隨後道:“嗯,文書沒有問題。
我們的水寨設在西湖,你們跟我們來吧。”
老漢連忙道謝。
張橫的巡邏船打頭,後方三十多艘運糧船跟隨。
在錢塘江上慢慢行走。
張橫回到了自己的船上。
對於剛才老漢說的話還是耿耿於懷。
“你說咱們來幫方臘,是不是錯了?”
倪雲聞言道:“張大哥怎麼突然想起來問這個了。”
張橫道:“方才袁太公那番話,讓我如鯁在喉。
咱們起兵反宋,就是因為大宋不仁,殘害百姓。
勾結豪強,欺壓良善。
可是方臘此等行徑,頗為令人不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