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勝道:“不好說啊!時間越接近,天象就越清晰。
到時候自有分曉。”
陸陽道:“好,公孫道長且回去觀測,有訊息第一時間通知我們。”
他點了點頭,便退了出去。
眾人經過商議,最後還是決定出兵救援方臘。
司行方得知以後十分興奮。
陸陽發下命令,此次兵馬調動,為的是什麼,要千萬保密。
除了各軍主將,其他人都不能透露。
梁山雖然數面對敵,但是自從拿下應天府和德州之後,防守的壓力頓時大減。
哪怕駐紮應天府的右廂和駐紮德州的左廂半部不動,光靠在齊州修養的半個左廂,再加上陸陽自己的親軍,也能湊出三萬精銳馬步。
關鍵就在於如何快速移動到江南前線。
三萬人不是個小數目。
大規模行軍,每天走的距離也長不了。
再說此處南下一路都是宋軍的地盤,他們會不會放齊軍安然過去。
就算宋軍全是縮頭烏龜,齊軍要過就過,這麼長的運糧路線全都在宋軍境內,也實在是太過危險。
走陸路是不現實的。
還沒等他們趕到,方臘就已經是冢中枯骨了。
陸陽便開始考慮水路。
水路又快,運載量也大。
還可以避開宋軍駐守的地區。
只是他手上沒有那麼多船。
正是發愁的時候,造船所的負責人玉幡竿孟康卻來彙報。
“啟稟大王,濟州造船廠在造的船隻已經修造完畢,交付梁山水軍使用,接下來是否要繼續建造大船。
還請大王示下。”
孟康不說,他還想不起來。
高俅領十節度攻打梁山之時,為了攻打梁山水寨,曾經在濟州附近建造大規模的造船廠,交給了楊溫負責。
準備修建上百條海鰍大船,從水面開闊處攻打梁山水寨。
只是因為高俅在陸上敗得太快,這些船隻還沒能成功修建完成,交付使用。
造船廠,包括裡面的工匠還有造船原料就都落到了梁山手裡。
陸陽當時也是看這些船已經造到一半了,放棄實在可惜。
便命孟康為監造,帶領這些工匠繼續把船造好。
時間一天天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