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軍的甲冑,有很多是從陸陽手裡換來的宋軍甲冑。
王慶起事以後也會自己造甲,只是工匠們沒有研發新甲的本事,只能照著現有的鎧甲,依葫蘆畫瓢,做的跟宋軍鎧甲至少有九成相似。
平時只以戰袍顏色區分敵我。
晉軍的戰袍是黃色。
宋軍的戰袍是紅色。
齊軍的戰袍是黑色。
而淮西軍的戰袍則是白色。
眾人換上了宋軍的紅色戰袍,扛起了宋軍的旗幟,看起來就和一般的宋軍沒有區別。
這三千軍士都是杜壆麾下的精銳,一眼望去,倒像是宋軍的精銳部隊。
眾軍一路前行,繞過了一座又一座山。
忽地看見前方出現了一座奇偉險峻的山峰。
杜壆早在江湖謀生,深知此等險要之處,定有強人佔據。
他立刻吩咐下去,眾將士小心行事。
再走一段,卻見路邊有一座界碑,上寫真定府。
旁邊還有一座小碑,刻著抱犢山三字。
“抱犢山,這個名字我好像聽過。”
酆泰道:“大哥,梁山之中有兩個頭領,從前就是在抱犢山落草。
好像是叫移山力士崔埜,撼山力士文仲容。”
杜壆點了點頭:“原來是這裡。抱犢山是河北地帶少有的險峰,先前那批強人去投了梁山,不代表現在就沒有。
眾軍切不可放鬆警惕。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時準備戰鬥。”
正是當時。
杜壆話音未落,便看遠處山寨上大批人馬下山而來。
氣勢洶洶,煙塵滿天。
看塵土揚起的規模,至少得有五千人馬。
杜壆命全軍停下,原地列陣。
準備迎戰。
不一會,遠處的煙塵便來到了近前。
杜壆放眼檢視。
卻見對面兵強馬壯,氣勢滔天。
嘍囉皆穿彩色衣甲,頭戴紅色頭巾。
一排排刀槍林立,戰馬嘶風。
為首兩員大將。
一個生的唇紅齒白的白袍將軍,騎白馬,帶寶弓。
猿臂狼腰,相貌俊朗。
另一個絡腮鬍須,一手持槍,一手持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