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行軍的路線,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寬敞,太窄的路會嚴重拖延行軍效率。
第二就是視野開闊,方便偵察,免得被人埋伏。
第三就是離水源夠近。
這三樣但凡有一樣不滿足,都不適於大軍行軍。
這也就是古代道路那麼多,兩軍交戰的時候就非在那一條路上死磕。
因為附近只有那一條路適合行軍。
張克公聽完才知道那條路根本就無法讓大軍穿行。
就這種蜿蜒上百里的狹窄山道。
若是劉法大軍強行穿過。
等大軍在濟源縣集結,王慶早就打到東京城下了。
就當他準備告訴劉法這個不幸的訊息時,王澤卻道:“沒問題,那條山路雖然狹窄,供大軍通行卻也夠了。”
張克公眼睛瞪得老大。
他可是跟著王澤一路走過來的。
這一路上走過的大路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山中全是羊腸小道。
還有一段長達二里有餘的懸崖絕壁。
如何能讓大軍通行。
王澤看到了張克公的眼神,連忙解釋道:“張大人,其實這條路上能供五六人並肩而行的大路還是不少的。
都是土匪修建,往來同行的匪道。
那些道路藏在密林中,知道的人很少。
那附近又多有賊人出沒,我出於安全考慮,才帶著你們只走小路。
若是全走大路,便能少走將近三十里的山道。
那段懸崖絕壁也可以繞過去。
劉經略的十萬大軍,十餘天時間,足夠全部穿過去。”
張克公一聽此言,頓時喜上眉梢。
而劉法卻問道:“你對土匪之間的道路如此熟悉,你以前到底是幹什麼的。”
王澤灑脫的說道:“我以前就是那山中的草寇,只因賦稅繁重,地主盤剝,家中無米下鍋,不得已上山落草。
先前在那山中還有些名氣,喚作入林龍。”
劉法點了點頭,不再問下去。
他並不會看不起那些土匪出身的將領,但難免人家會有自尊,不願意提這種不光彩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