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歹沒有大規模的賊兵肆虐。
眾人安安全全的到達了孟州城。
孟州的府尹和張都監熱情的招待了張克公一行。
不管張克公在朝中有多不受待見。
他也畢竟是兵部侍郎。
官銜不低。
席間,張克公問起了兩人,他該怎麼樣才能避開王慶的兵馬安然到達絳州呢?
別說,兩人在本地多年,還真的知道一些小路。
張都監說道:“我知道一條村民們時常會走的山路。
雖然不像那些大道一樣適合行軍,最少過人不是問題。
張大人出孟州以後,往西北走,沿著黃河和王屋山之間的灘塗一路往上游去,就會在山地之間看到一座小縣城。
那是絳州下轄的一個小縣,名叫垣曲縣。
垣曲縣有許多村民住在山裡,據說他們知道一條蜿蜒近百里的山路可以穿過王屋山,安全到達山對面的絳州治所絳縣。
只是這條路並不好走。
一是沒有官府修建,幾乎都是靠人踩出來的小路。
二是地形複雜,沒有本地人帶領很容易迷失。
三是山裡匪徒頗多,少則幾十上百,多的上千。
甚至有的村民就是白天為民,晚上為匪。
下官倒是覺得走這條路的危險性不亞於直接從西京官道上穿過去。
要怎麼走,大人還得好好考慮。”
張克公得到這個資訊以後十分激動,連連感謝張都監指點。
張都監笑道:“大人客氣了,我也就是隨便一說,有沒有用還不一定。”
張克公道:“不,知道這個就夠了。”
第二天,張克公辭別了孟州。
按照張都監的只引,一路往西邊行去。
剛走了一個上午,卻在山腳下看到了一座縣城。
眾人還以為是垣曲縣,欣喜非常。
連忙到城中尋找能夠帶他們前往絳縣的嚮導。
結果到城門口才發現上面寫的是濟源縣,而不是垣曲縣。
他問旁邊的行人道:“這位大哥,我要去垣曲縣,不知道離這裡還有多遠啊。”
那人道:“垣曲縣啊,哪不遠了,在往上游走個百十里就到了。我看你們都有馬,吃過飯後,快馬加鞭,應該能趕上垣曲縣關城門前進去。”
張克公道:“多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