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其為帥,領熙河路兵馬三萬。
再有環慶路兵馬副總管姚古,名將之後,武藝高強。
可領環慶路兵馬兩萬為副帥。”
趙佶問道:“只憑這五萬人,如何討伐梁山。”
先前童貫和高俅各自帶領十餘萬人征討,都弄得灰頭土臉,大敗而歸。
如今只命劉法帶領五萬人出戰,趙佶覺得有些少了。
宿元景道:“陛下,這五萬人並不是攻打梁山的。”
趙佶卻有些疑惑,我讓你出主意怎麼對付梁山,你給我拐彎抹角的幹什麼。
宿元經沒有讓趙佶等候太久。
“所謂征戰,其本質是兩國國力的比拼。
比的是兵馬,人口,錢糧,後勤。
我大宋富庶,首屈一指。
不管是梁山還是西賊,只要我大宋能夠正常收到賦稅。
要滅他們只是時間問題。
陸陽佔據山東,虎視中原。
固然該滅。
但梁山現在鋒芒正銳,強行挫其銳氣,只怕會損傷過重,得不償失。
以臣之見,當先誅王慶,收復荊湖。
再滅方臘,暢通漕運。
兩面夾擊,困死田虎。
最後再以舉國之力,泰山壓頂之勢,絞殺陸陽。
方為上策。”
宿元景的計策老成持重。
首先考慮的不是怎麼贏,而是如何保證後路。
讓自己就算敗了也不至於一敗到底。
王慶佔據的房州等地就像是一把刀子,死死的堵住了大宋朝廷的退路。
淮西軍現在已經佔據了房州、均州、襄陽府、光化軍、鄧州、歸州和夔州。
再進一步便要攻打西京洛陽。
宿元景考慮過樑山的戰力,他已經提前做好了朝廷打不贏梁山而被迫遷都的打算。
畢竟東京城周圍一馬平川,交通便利,不管是陸路還是水路,都無甚險阻。
太平時節是貨物的最佳集散地,經濟極其繁華。
一到戰亂的時候,敵人的大軍來去也十分方便。
在戰爭時期,東京是不適合作為都城的。
因為它的地理位置不好,十分的危險。
若要選擇一個比較好的臨事行在。
首選必然是西京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