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東京安心。
無需派兵馳援,臣就沒有將此事上報。”
趙佶道:“無需馳援?那怎麼會有殘兵逃回東京。這件事你們都不知道嗎?”
朝中大臣盡皆低頭。
殿帥府楊太尉道:“陛下,此事,臣略有了解。”
“講來。”
楊太尉道:“據臣所知,梁山賊寇只將兵四萬打南京,原本南京城中有五萬守軍,賊寇是萬難破城。
只因應天府兵馬都監王直楊劍兩人,暗中與賊寇勾結。
鼓動應天府禁軍,投敵叛國,開門獻城,才導致南京陷落。
制置使蔡大人率領麾下御營兵馬奮力拼殺,血戰到底,只因寡不敵眾,才不得不殺出一條血路,逃回東京。”
趙佶很憤怒。
他只是不喜歡當皇帝,不喜歡搞政治。
不代表他是傻子。
大臣們什麼話是真話,真麼話是假話,他心裡一清二楚。
楊太尉的話就是七分真、兩分假、一分藏。
目的很明顯是為了給蔡攸脫罪。
趙佶簡單一分析,就知道楊劍王直策動叛亂,開城迎敵應當是真,至於蔡攸率軍拼殺,血戰到底肯定是假。
他還隱瞞了一部分實情,恐怕就是楊劍反叛的原因。
“哎,西賊尚且未滅,若在出一個東賊。
到叫朕如何安寢?”
宋仁宗寶元元年,李元昊在河套建元稱帝,國號大夏,不再向遼宋稱臣,脫離遼宋管轄。
然後又先後在三口川、好水川、麟豐府、定川寨之戰四大戰役,殲滅宋軍西北精銳數萬人。
再在河曲之戰,擊敗了統領十萬大軍御駕親征的遼興宗。
當時西夏有五十萬大軍,不可一世。
遼宋南北兩大強國先後敗於其手。
北宋也花了大價錢籌建西軍,跟西夏常年作戰,一直打到了現在也沒能拿西夏怎麼樣。
每年都要花費不知道多少錢糧,死傷不知道多少將士。
時至今日,西軍名將輩出,這才將西夏牢牢的踩在腳下。
若要剿滅還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
這梁山泊起身綠林,幾年時間發展到如此壯大。
要是不趕緊處理。
等他日蓄養成勢,難以剿滅。
他趙佶的罪狀就又多了一條。
就算現在不計一切代價,調動西軍大將精兵,先滅梁山。
大宋天下也已經是千瘡百孔了。
最後就算能夠平定天下,趙宋也是一蹶不振。
喜歡水滸真說請大家收藏:()水滸真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