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義親自帶兵往單州而去,沿途散出兵馬拿下單州下轄的成武、魚臺、碭山等縣。
索超取成武、唐斌取魚臺、武松取碭山。
秦明張清領一萬馬軍在去曹州城下,讓城中守軍不敢輕舉妄動。
成武、魚臺和碭山等地都不是州府,僅有民兵和公人守護。
兵馬多者五百人,少的二三百。
右廂每軍五千人,這些縣城根本就沒有反抗的力量。
梁山自建軍之日起,就從來不濫殺無辜。
不搶奪百姓財物。
每到一處,民眾不說是夾道歡迎,至少不會害怕。
成武縣縣令在梁山圍城之前就騎上了一匹快馬,出西門往州城奔去。
魚臺縣的縣令沒機會逃走,在縣衙裡被當場拿下。
魚臺縣令收受賄賂,魚肉百姓,壞事幹得多了,根本不用怎麼查,滿地都是證人。
唐斌當時便命人將其帶下去,在菜市口處斬,懸首東門。
另一位碭山縣令就比較特殊。
此人為官清廉,在當地可以說是頗有政績。
深受百姓的愛戴。
此等好官,就算被齊軍抓到,一般也會是一番優待,最後最多是請回山寨。
也有可能當場就放了。
但此人不僅沒有逃走的想法,反而主動開啟了城門,迎接武松的大軍進入碭山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兩人來到府衙,楊雄石秀先帶人進去四下搜尋。
武松道:“沒必要這麼麻煩。”
碭山縣令笑道:“將軍好膽色,不怕我在裡面埋伏人手嗎?”
武松哈哈大笑:“你這裡面就是龍潭虎穴,我也敢進。”
說著他就率先走進了縣衙。
兩人坐在後堂。
楊雄石秀坐在堂下。
武松問道:“敢問縣尊貴姓。”
縣令道:“免貴,小生姓黃名濤,字東流,山東東昌府陽穀縣人氏。”
武松聞言一喜:“我當初在陽穀縣也當過一年半載的都頭,跟縣尊也算是半個老鄉了。”
縣令笑道:“這倒是巧了,武都頭的大名我是如雷貫耳啊!”
武松對於文人還是頗為敬重。
兩人一邊喝茶一邊聊天,氣氛十分融洽。
不知不覺,已經接近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