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萬里長江,地分吳楚。
不同的流域,名字也不一樣。
有漢陽江,潯陽江,揚子江三段。
共同組成了萬里長江。
從四川而起,東入大海,中間透過了無數去處。
江心內有兩座大山。
一座喚做金山,一座換做焦山。
金山上有一座金山寺,建成時是繞山蓋起,所以又稱寺裹山。
焦山上也有一座角山寺。建成時是藏在山凹裡面,所以稱作山裹寺。
這兩座山站著吳楚頭尾,一邊是淮東揚州,一邊是浙西潤州。
潤州即是鎮江府治所。
此處由方臘手下的東廳樞密使呂師囊把守。
此人原是歙縣富戶,也是方臘起義之初,錢糧的主要來源。
方臘念其功,封其為樞密使。
他幼年之時便熟讀兵書,精修戰策。
擅使一條丈八蛇矛,武藝出眾。
部下有十二個統制官,合稱為“江南十二神”。
協助呂師囊把守江岸。
這十二人分別是:
福州擎天神沈剛,歙州遊弈神潘文德。
睦州遁甲神應明,明州六丁神徐統。
越州霹靂神張近仁,杭州巨靈神沈澤
湖州太白神趙毅,宣州太歲神高可立。
常州弔客神範疇,潤州黃幡神卓萬里。
江州豹尾神和潼,蘇州喪門神沈拚。
這十二人名號叫得響亮。
實際上卻不是什麼特別厲害的角色。
水平大致在梁山各軍副將的中下游。
潤州有五萬兵馬,後方還有浙江四龍的五千水軍。
這些人把守江岸。
在甘露亭下,聚集著三千艘大小船隻。
隔岸的江北就是瓜洲渡。
京杭大運河在長江交匯處的重要路口。
此處空蕩蕩的無甚險阻,易攻難守。
方臘軍也就是佔據了這裡,才斬斷了漕運的通道。
喬正帶著史進在江上前行。
沿途一座大山,便是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