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在畢勝的保護下出了包圍圈。
正往濟州方向走去。
正走著,前方卻又出現了一隻鐵甲步軍。
只見那隻兵馬黑衣黑甲,前方是兩個頭領。
一個手持點鋼槍,一個手持劈風刀。
正是曾塗和宣贊。
兩人手下的兵馬都是剛剛成立不久,戰力與老牌上軍還有不小的差距。
不過此時官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他們人數又多,對付官軍殘兵,不成問題。
畢勝見狀頓時嘆道:“剛出龍潭,又入虎穴啊!”
梁山兩人立刻帶兵來攻。
大軍彷彿一片潮水席捲而過。
殺的官軍四分五裂。
童貫畢勝身邊的兵馬已經只有數百。
要突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畢勝只得護著童貫往側翼沒有梁山兵馬出沒的退去。
此時已經入夜。
曾塗和宣贊在崗下面處理剩餘的官軍,只派了三營兵馬去追。
但是夜裡昏暗,童貫身邊兵馬太少,目標不大。
在山上兜兜轉轉,半天都沒能找到。
畢勝帶著童貫躲到了一處山頂上,這裡有一個避風的緩坡,坡上有一塊巨石,伸出山崖一大片,能為下面遮風擋雨。
童貫領兵在這裡駐紮下。
他先前只顧著跑,現在暫時安全了,想起今日之大敗,不由得悲上心頭:“哎,聖上命我前來討賊,我竟然潰敗至此。大軍現在四分五裂,還不知道傷亡有多慘重。”
畢勝安慰說:“恩相,梁山賊寇非同一般,兵馬眾多,不輸我軍,更兼其智囊多謀善斷,我軍誤中其奸計,這才導致大敗,所有將校都沒有看出來,怎麼能怪樞相呢?您不必掛懷,保重身體,大宋不能沒有童樞密。”
童貫嘆了口氣,也不再說話。
此時臨近二更,四周依舊喊殺聲不絕。
畢勝坐久了,小腿血液迴圈不暢,便有些發麻,於是就起身走走。
他走到崖邊,卻見到北側山谷裡隱隱有一排火光。
正是大批人馬舉著火把行進。
目的地正是眾人所在的山頂。
他連忙將訊息告訴了童貫。
童貫命人抄小路撤退。
卻不想他們走著走著,卻迎面撞上了一群沒有打火把的兵馬。
畢勝也發了狠,他今天被人追的像喪家之犬一樣,憋了一肚子火,正無處發洩。
卻見前面有一個人,像是這批人的首領,於是拔刀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