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的勢力越來越大,要說誰最焦急。
可能不是山東的官府,而是二龍山的宋江和吳用。
宋江上山之日起,便無時無刻不想著招安。
吳用雖然只是個鄉野書生,但卻胸懷大志,老想著幹一番大事來。
他們看著梁山在山東攻州略府連戰連捷。
自己去攻一個見了梁山掉頭就跑的青州官軍竟然被對方打的頭破血流。
這種差距感和挫敗感實在讓他們無法接受。
再這麼下去,就算有一日朝廷要招安山東盜匪,排頭起的也是梁山,他們和梁山實力差距太大,只能拾人牙慧。
宋江私下裡找到了吳用:“軍師,我山寨上雖然也有不少好漢,更兼花榮、孫立、董平幾位賢弟,武藝高強又能統兵。但卻沒有一個武藝足以服眾,聲名遍佈天下的人,如此下去,必會制約山寨的發展。宋江只是鄆城小吏,眾兄弟也大多都是草莽出身,咱們又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戰績。朝廷不會把咱們放在眼裡。”
吳用也知道:“我們現在這幫兄弟,雖然武藝不弱,本領不低。但說到底在朝廷看來,也還是綠林草莽而已。真正有財有勢有名望的人,根本不屑跟我們為伍。若能有一個官面上聲名極大的人落草我寨,朝廷到時候也會高看我們一籌。”
“教授心中可有人選。”
吳用道:“公明哥哥可知北京大名府,有一個員外,姓盧雙名俊義,綽號玉麒麟,乃是河北三絕。祖居北京,一身好武藝,槍棒功夫無雙無對。若能得此人來投,何懼官軍剿捕,哪怕是當朝太尉,也不得不認真考慮。”
宋江笑道:“吳教授即出此言,必是心中有數。”
“那是自然,小生只需略施小計,便讓這盧員外自己上山來。”
宋江好奇的問道:“軍師有何計?”
吳用伸出兩根指頭疊在一起:“只憑小生三寸不爛之舌,盡一點忠義之心,加上舍生忘死,直去北京說盧俊義上山,只是手到擒來。但還缺一個膽大心細的辦當,與我同去。”
話音未落,只見階下上來了一個高個子黑大漢:“軍師哥哥,小弟與你走一遭。”
宋江呵斥道:“你添什麼亂,要是殺人放火,打家劫舍,衝州撞府,自會用你。這等精細活,也是你能幹的嗎?就憑你的性子,非壞了事不可。”
李逵埋怨道:“你們都嫌我長得醜,不帶我去。”
宋江解釋說:“不是嫌你,而是大名府乃邊防重鎮,大宋陪都,裡面做公的太多了,你這般相貌又容易被人看出來,到時候不是枉送了性命。”
吳用卻道:“哥哥,無需擔心,鐵牛要去也正合我意。只需他答應我三件事便可。”
李逵早就憋壞了,現在莫說是三件事,三百件他都能答應。
出去以後做不做得到那就另說了。
“軍師哥哥只管講,鐵牛都依得。”
吳用道:“第一,你酒興不好,吃多了便要撒野,此次外出不許吃酒,回來了以後才能解開。第二件,我會扮作道士,而你則扮作道童,跟著我,我叫你時,你不許違逆。第三件也是最難。自明日起,你不許說話,只作啞巴一般,這三件全部答應,我才帶你去。”
李逵道:“不吃酒,扮道童都容易,不說話不是要憋死俺鐵牛嗎?”
吳用卻說:“你只在口中含一枚銅錢便是。”
晁蓋得知了這個訊息,也沒有要阻止他們的意思。
當晚在忠義堂擺宴,第二天兩人便早早起行。
李逵扮作道童,挑著擔子。
吳用扮作算卦的道士。
宋江再三叮囑,讓吳用千萬看好李逵,別讓他鬧出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