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也別看著我,楊家槍法並非不傳之秘。楊家自大宋開國至今已經傳了十幾代,分支無數。每一代都會挑選一些天賦出眾,忠肝義膽的外姓之人收入門牆,傳授武藝。至今為止得授楊家武學的外姓並不少見。張太守的槍法從何習來,我哪知道。”
楊志沒有說謊,他只是楊家將支脈中的一支,其他支脈教了誰武藝他那裡知曉。
眾人領會,再看陣中。
張叔夜與秦明已經戰過了四十回合。
不過他畢竟年事已高,對秦明這種正在當年的漢子還是吃虧不少。
一招一式已不復先前那般犀利。
秦明抓住機會使出全力,一棍攔腰打向張叔夜。
張叔夜架槍硬挺,同時腰部用力,將力量傳導向戰馬。
他胯下的戰馬突然發出一陣悲鳴。
“張太守,你也差不多該認輸了。”
張叔夜冷哼一聲::“你高興的太早了。”
他撥開秦明的狼牙棒,伏在馬背上往後跑去。
秦明見他一片好意又被當成驢肝肺,氣得火冒三丈。
又看張叔夜手直髮抖,想來是在剛才的對招之中受了不輕的傷。
他拍馬追上去:“還在嘴硬,我看你能頂多久。”
張叔夜見秦明來追,心中欣喜,他將槍橫擔在馬鞍上,用身體作掩護悄悄取出了飛魚袋內的寶弓。
秦明自以為勝券在握,又是氣憤,又是輕敵,完全沒有注意到張叔夜的小動作。
“老兒休走。”
話音未落,張叔夜驟然起身,回頭拉弓如滿月,搭上鵰翎狼牙箭,嗖的一下直奔秦明而去。
秦明一時不查,那一箭徑直射落了他的盔纓,嚇得霹靂火伏鞍而走。
官軍頓時爆發出一陣喝彩。
秦明垂頭喪氣的回來,眾人也沒多怪他。
陸陽道:“秦將軍,這次只是兩軍比試,張叔夜要是有心要你的性命,你方才就已經死了。
你的武藝已經罕逢敵手,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修身養性,最少不能再輕易被敵人勾起火氣,尤其是對敵之時一定小心,要不然將來上了戰場可不會有今天的運氣。”
秦明點頭,自顧自的退到了後面。
第二陣張伯奮對魯智深。
卻看梁山陣上飛馬出來一個大胖和尚。
自從落髮鬧禪林,萬里曾將壯士尋。
臂負千斤力抗鼎,天生一片殺人心。
欺佛祖,喝觀音,戒刀禪杖冷森森。
不看經卷花和尚,酒肉沙門魯智深。
卻見魯智深騎一匹高頭白馬,身披重甲,不戴頭盔,手持一條六十二斤重的渾鐵禪杖,足有手腕粗細。
其實現在的很多影視劇還有古代的一些戲劇都喜歡把魯智深的武器渾鐵禪杖變成一把月牙鏟。
其實這並非是一種東西。
禪杖是一種棍棒類的兵器。
而月牙鏟是行腳僧人外出雲遊的時候帶的工具,並非兵器。
遇到路不平了,就鏟些土來填平。
要是路遇人或動物的屍體,也可以挖個坑埋了。
也叫做方便鏟。
不只是僧人再用,道士也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