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奮也道:“你帶著兵馬殺出城去,記得照顧好老孃。以後給我們報仇就是了。”
“我豈是貪生怕死之人,你們兩個青史留名,讓我當逃兵被人戳脊梁骨,我才不幹呢?”
張叔夜見次子如此說,也不再勸。
“也好,咱們父子三人,今天為國捐軀,也算是對得起皇上恩德了。”
西門的守軍聽聞另外兩門陷落,戰心大喪。
被林沖趁機率兵攻破。
三門殘兵在太守府前集結。
濟州府的街道雖寬,但也容不下數千兵勇作戰。
濟州府的守軍還剩下六百餘人。
以府衙為基地,收縮防禦。
陸陽再大的兵力優勢在這種不到四丈寬的地方,也難以展開。
仗打到這種地步,巷戰幾乎就是換命。
而且對方佔據地勢優勢。
梁山要換命還換不贏。
更何況梁山軍士與朝廷廂軍不一樣,廂軍只是一些可以隨時招集的地痞流氓加上罪犯和普通百姓組成的雜役部隊。
不管死多少朝廷都不會心疼。
梁山兵馬是有數的。
每一個都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和財力去訓練。
只要出現陣亡都會讓陸陽難以接受。
梁山三路大軍再府衙前的大街會師。
三路軍隊的統帥,陸陽、林沖和魯智深也在前大街相聚。
三人與眾頭領看著濟州官軍龜縮在府衙裡,準備跟著府尹做最後的頑抗。
林沖見府衙內嚴陣以待的官軍,不由得眉頭緊皺。
梁山一路打過來,碰過的官軍不在少數。
濟州、大名府、青州還有東昌府。
在不同將官手下的兵馬素質固然會有所差異,但這差距也太大了。
眼前這些官軍雖然武藝平平,有些還面黃肌瘦。
裝備也差的不少。
但是面對梁山這種強敵的時候卻沒有一觸即潰,反而在張家父子的帶領下節節固守。
直到最後也不投降。
這要是去打別的州,別說已經兵圍太守府了,城破的那一刻,還能堅持作戰的官軍兵馬恐怕都不到一成了。
林沖就曾在禁軍供職,就算是號稱天下精銳的東京禁軍也沒有如此堅定的戰鬥意志和堅決的服從性。
“寨主,張叔夜非同一般,能不殺還是不殺為好。”
喜歡水滸真說請大家收藏:()水滸真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