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晁蓋帶兵北上,在離東平府四十里處的安山鎮歇馬。
等明日到城下邀戰。
大帳之中,宋江說道:“晁蓋哥哥,東平府的太守名叫程萬里,還有一個兵馬都監,乃是河東上黨郡人氏,姓董名平,善使雙槍,人稱雙槍將。此人有萬夫不擋之勇,難以力敵。我看不如先禮後兵,派人送去戰書,勸他投降。他若肯降自然最好,咱們也能免動刀兵。若是不肯,到時候再打也不遲。”
話正說著,有一人站起身來。
只見他身高一丈,腰闊數圍。
不好財資唯好義,貌似金剛離古寺。身長喚做險道神,此是青州鬱保四。
鬱保四也是最早跟隨晁蓋的老人之一,只是一直未曾建立功勳,聽宋江如此說道,當下便出來一表心跡。
“晁蓋哥哥,公明哥哥。小人與董平乃是舊識,若要送書,小人願意前往。”
他身邊又站出一人。
花蓋膀雙龍捧項,錦包肚二鬼爭環。潯陽岸英雄好漢,看穆春稱小遮攔。
兩人道:“我等在山寨日久,寸功未立。今日情願去走一遭。”
晁蓋點頭,宋江親自寫了一封戰書,交給兩人。
他們先行一步,前往東平。
東平府程太守聽聞有一支人馬從梁山下來,直奔東平府而來,已在四十里外安山鎮下寨。
府尹還以為是梁山來尋仇,嚇得趕緊請本州兵馬都監董平前來商議軍情重事。
他正在州衙安坐,卻聽聞門子來報:“董都監求見。”
“快快有請!”
董平進到後堂,行了一禮,坐在客位。
程府尹道:“現今梁山兵馬大舉來攻,都監可有妙計退敵。”
董平說:“大人勿慮矣,我聽探子來報,來的賊寇打的是二龍山旗號。並非是真正的梁山賊寇,不足為懼。況且就算是真的梁山兵馬,只有一千五百人,也不在我的眼裡。要是他們不知死活趕來找死,我就拿下兩個賊寇頭領,送給大人做功績。”
程萬里見董平如此有信心,頓時心中大安。
“那就全看董都監了。”
兩人正談,有一個門子來報,二龍山兵馬派信使來下戰書。
程太守讓人喚上來。
鬱保四和穆春交上了戰書。
太守看了,信中讓東平府獻城投降,雖然口吻委婉,但是光是投降這一項,府尹就無法接受。
打不過是一回事,向賊寇投降又是另一回事。
要是降了,自己的官路也就到頭了。
董平見了也是大怒:“來人,把這兩人推出去斬了。”
鬱保四駭然:“董平,你為何如此不講情面。”
董平獰笑道:“我與你這賊寇有什麼情誼可講。”
程府尹卻說:“自古以來,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若殺他二人,於禮不合。只將他二人捆了,打二十大板,發回原寨,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