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行至了陽穀縣南。
見前方有數百人護送著近一百輛大車正往這邊走來。
他們穿的衣服五花八門,不過卻帶著統一的紅頭巾。
為首的是兩個黑矮子,一個身高六尺,濃眉大眼,三縷長鬚。
陸陽見過此人,不是宋押司嗎?
他旁邊的那個身長五尺,身穿小紅襖的三寸丁雖然沒有會過面,不過十有十是矮腳虎王英了。
兩人帶著隊伍迎了上來,先見過了陸陽身邊的晁蓋,隨後對陸陽抱拳道:“陸大官人,前些年咱們也曾會過一面,卻不想今日都身在綠林,實在是世事無常啊!”
陸陽還以微笑,人前不能失禮:“原來是宋押司,咱們確實是有一段時間沒見了,此戰過後得好好喝一杯,敘敘舊。”
“一定一定。對了這位是矮腳虎王英兄弟。”
陸陽只是微微點頭,沒有要跟他打招呼的意思。
王英看在眼裡不由得心生怨恨。
但是梁山勢大,他也不敢表露出來。
王英風評很差,梁山眾頭領沒人願意理他。
尤其是人群中有一道如鷹隼一樣銳利的眼神一直盯著王英的後腦勺,看的他背後直出冷汗。
但他每一次回頭又逮不住是誰在看自己。
這就弄得他心裡毛毛的。
兩軍會師之後徑直開往梁山大寨。
張叔夜坐在大帳中,靜等著張清傳來的訊息。
張伯奮帶著一封書信進來:“父親,東昌府方才派人送來的。”
張叔夜接了過去,拆開來檢視。
張伯奮見自己父親的臉色由古井無波變得烏雲密佈。
“父親,難道梁山回援的軍隊沒從那裡走?”
“不,他們從那走了,但是東昌府沒打贏。”
張伯奮難以置信。
“在那種狹長地形打伏擊,怎麼可能打不贏啊!東昌府真是一群廢物!”
張叔夜制止了長子再往下說:“現在說這個都沒用了,東昌府戰敗不全是他們的問題,也有偶然因素。”
原來張清回到東昌府後,向府尹彙報時提到了二龍山兵馬來援,剛好出現在他們身後。
雖然張清已經言明瞭本府軍隊在二龍山趕到之前就已經敗了。
但府尹在給張叔夜回信的時候還是出於遮掩自家醜事心理,將東昌府戰敗的主要責任歸咎於二龍山忽然出現這一偶然事件上。
張叔夜長嘆一聲:“既然東昌府伏擊這最重要的一環出了問題,那剩下的計劃就沒必要在實行了。傳令全軍,拔寨後撤,退回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