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和公孫勝商量了半天,還是覺得應該依張梁山八百里水泊天險,還有山寨訓練有素,水性極佳的水軍上軍。
現在濟州知府張叔夜親自為帥,其子張伯奮,張仲熊為副將。
發兵兩千,在水泊南邊立寨,虎視眈眈。
東平府則命本州兵馬都監雙槍將董平,陳兵兩千,在水泊東面蓄勢待發。
公孫勝命阮家兄弟率領一營,盯緊濟州官軍。
而張順張橫則帶領本部水軍防備東平府兵馬。
據朱富麾下東昌府酒店探子所報,東昌府也於同一時間出動了大批兵馬,現在數量和動向都不明確。
為防東昌府繞到一個小角落裡登船進攻,朱武命下軍水軍各駕小船,散在水泊周圍,以作耳目。
一夜無話。
第二天清晨,水泊南邊的陸寨中傳來一陣戰鼓。
張叔夜親自登上點將臺。
臺下站著兩員小將,正是他的兩個兒子。
前面一千兵丁軍容嚴整,披堅執銳,手持各式各樣的弓弩。
要說跟其他北宋軍隊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的精氣神完全不一樣。
北宋會將犯人刺配充軍,慢慢的軍隊便成了藏汙納垢之地。
欺壓良善,好勇鬥狠,持強凌弱。
一群被罰充軍的犯人能有什麼戰心可言,能有什麼戰鬥意志可講。
他們甚至還會攪渾整個軍隊的氛圍,將原本驍勇善戰的將士帶成兵痞子。
尤其是到北宋後期,這種情況尤為嚴重。
張叔夜剛一到濟州便將原本的廂軍全部解散。
然後從濟州本地挑選家境貧寒的良家子弟招募為軍。
這些新招的百姓雖然不懂佇列武藝,甚至有的身體素質很差,連常規出操都完不成。
但他們也有配軍們無法比擬的優點。
老實淳樸,服從命令。
而且有家有業,絕不會輕易投敵。
身為軍人,有這幾樣就夠了。
身體弱可以靠調養鍛鍊來彌補,武藝也是可以練出來的。
但人品不行就很難救了。
經過半年的訓練,他們比起原本的廂軍簡直已經形成了碾壓級別的優勢。
哪怕是面對兇名赫赫的梁山,他們也敢碰一碰。
這一千新軍後面,則是一千土兵。
由濟州附近的民壯鄉勇和各縣公人組成。
雖然經過了近一個時辰的訓導,但還是有很多人不遵守規矩,站沒站相,橫豎斜著,都不知道能有多少隊。
張叔夜看在眼裡,並沒有生氣,反正他又不靠這些人來打梁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伯奮!”
臺下那員小將挺身而出:“小將在!”
張叔夜吩咐道:“你即刻率領一千鄉勇登船作戰,不得有誤。”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