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夜是個文氣彬彬的中年人。
長臉白麵,三縷長鬚。
頭戴烏紗帽,身穿大紅袍。
眼周密佈細紋,但眼睛卻十分明亮。
他俯在案上,提筆寫了兩封書信。
隨後喚道:“仲熊,過來。”
一個身穿紵絲戰襖的年輕人聞聲上堂:“父親,尋我何事?”
“說了多少次了,在府衙要稱我府尹或者知府。”
張仲熊撓頭笑道:“我這也是一時順嘴,改不了口了,下次一定!”
張叔夜吹乾了墨跡。
將信摺好,裝進信封裡。
然後提上款。
“你派人把這兩封書信送出去,一封送給東平府程太守,一封送給東昌府陳府尹。一定要快,最好今天就送到。”
張仲熊打包票說:“沒問題,我這就去安排。”
“慢著”張叔夜又問:“你哥哥兵馬練得怎麼樣了?”
“尊父親的吩咐,嚴格按照操典訓練,一日不曾懈怠,別的不說,至少比那些所謂的河北精銳要厲害不少。”
“好,告訴他,整軍備戰,我有大用。”
“是,府尹大人。”
張叔夜笑罵道:“你小子,快去吧。”
府尹大人目送自己的次子離開府衙,自顧自的說道:“陸陽,我倒是要看看你能有多厲害,讓朝堂諸公恨得牙癢癢。”
東平府。
位於梁山泊正東的一個州府。
也就是現今的東平縣。
水泊梁山方圓八百里,大部分在濟州府境內,但還有很多地方蔓延到了臨近的其他州縣。
東平府就是其中之一。
自從黃河改道,梁山泊失去了穩定的水源。
水域面積開始不斷減小。
現在東平縣內的東平湖就是水泊最後的遺址之一。
東平府今年新來了一個太守,和張叔夜一起被調到梁山周圍。
此人姓程,名萬里。
原是太師蔡京的門館先生。
門館先生就是門客,同時擔任蔡京的秘書或者幕僚。
或者負責教導蔡家的後輩學文識字。
蔡京看他勞苦功高,就把他放出去當了一州知府,最近才因為政績不錯,被調到了較為富庶的山東地區。
蔡太師跟梁山有怨,就將他安排在東平府,方便自己對梁山下手。
陳府尹則是個守成之人,在東昌府已有兩年有餘。
沒有什麼大的建樹。
要是再不幹點什麼政績,下次京察,他恐怕就要和上任濟州府尹一樣,去邊陲放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