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
“敢笑黃巢不丈夫!”
小二聽到其他人的聲音連忙轉頭。
卻是一個留著三縷鬍鬚,顴骨突出,面相刻薄的文士。
小二見了頓時不敢再說。
江州對岸有個小城喚作無為軍。
城裡有個閒通判,姓黃,雙字文炳。
便是此人。
他雖熟讀經史,卻不思仁義,是個阿諛奉承,心地狹窄,嫉賢妒能之輩。
有人比他強,他就陷害,比他弱,他便欺凌。
專門在鄉里害人。
聽說蔡九知府是當朝蔡太師是兒子,每天都去江州府衙問候,為的就是知府有朝一日能提攜與他。
給他個職位。
最近正是心煩,想到知府衙門去拍拍蔡九的馬屁。
到了江州郊外卻下了大雨。
上潯陽樓避雨,剛好碰到宋江題的兩首詩。
“這不是反詩嗎?誰寫的!”
往後一看,落款五個大字,鄆城宋江作。
黃文炳對自己的才華頗為自負,不禁對宋江的兩首詩詞做起了賞析。
“自由攻讀經史,長成亦有權謀。”
隨即冷笑道:“此人到是自負。”
“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也不是個本分人。”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
“原來是個賊配軍,還以為是什麼品德高尚之輩,罪犯罷了。”
“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這句詞卻讓黃文炳抓住了把柄:“報冤仇,報誰的仇?你一個賊配軍還能幹什麼?”
又去看那幾句詩。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
黃文炳評價道:“平平無奇,隨手可為。”
“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好啊,終於被我抓到了!這廝自比,賽過反賊黃巢。還不是要造我大宋朝廷的反。鄆城宋江,我也早聽聞此人的名聲,卻只是個小吏而已。”
黃文炳喚來酒保問道:“這兩首詩詞是誰人何時所寫,長什麼樣子?”
酒保說:“那位客人也就剛走不久,模樣生的黑矮,臉上刺著兩行金印,多半是牢城營裡的人。”
黃文炳點點頭,要來了文房四寶,當場記下這兩首反詩。
“合該我黃文炳飛黃騰達,哈哈哈哈哈!”
喜歡水滸真說請大家收藏:()水滸真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