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贊同。
俘虜數量太龐大,作亂起來不好收場。
林沖道:“我們可學禁軍之策,將部隊分為上軍與下軍,區別對待,以此分化官軍。我們先去招降,再將原本山寨上的兵馬,還有主動投靠的官軍化做上軍,待遇從優。然後將那些受不了勞役,被動投靠的俘虜編為下軍,待遇減半。不願意投靠的,充做勞役。健壯的挑水劈柴,瘦弱的割草餵豬。為免他們中有人牽頭,得把軍官都提出來,單獨關押。再把俘虜打散,混編進各軍之中。”
陸陽也覺得甚為有理。
“那此事便由林教頭去辦。”
林沖抱拳領命。
周謹本來不願投降,不過在林沖等原本朝廷將官的勸說之下,心理防線逐漸鬆動。
後來又聯想了一下自己師傅和楊志遭受的待遇。
頓時也覺得朝廷黑暗,沒必要為了這些貪官搭上性命。
陸陽暫時沒有給他領兵權,先安排在林沖麾下當個副教頭。
一方面給他找個事做,另一方面也讓投降的官軍士卒們看看。
自己家將軍都投降了,他們心裡也會好受不少。
梁山經此次擴軍,上軍擴張到了兩千人。
官軍之中有不少有訓練基礎的弓箭手。
雖然整體素質不高,但總比梁山上這些基本從零開始的要強不少。
弓弩手擴編到一營五百人。
步卒一千人,分為兩營。
水軍五百人。
還有五百下軍。
剩下的俘虜也大多充入了勞役,負責興建房屋,挑水砍柴等雜活。
濟州軍徹底被擊垮,再也無法聚集起有效的進攻。
童貫此次調動北京禁軍參與征討梁山。
本身就是不合規矩的。
他身為樞密使,有調兵之權。
但揹著皇帝調大名府的部隊去打濟州的一窩水匪,還全軍覆沒了。
尤其是這波水匪的頭子跟童貫還有過節。
難免會讓宋徽宗覺得他是在公報私仇,還會凸顯他的無能。
童貫的權勢來源於宋徽宗的寵信。
凡是會破壞他在徽宗面前形象的事情,他都會盡力避免。
還好現在事情鬧得不大,他還能瞞住。
只是也不可能再調更多部隊去征討梁山了。
若是將此事告訴宋徽宗。
道君皇帝可不會對一窩縮在湖裡的草寇感興趣。
他不會管梁山裡有多少賊寇,有多少高手。
只會覺得濟州都是一群廢物,三千人竟然連一千人的草寇都滅不了,甚至還全軍覆沒。
童貫暫時拿梁山沒辦法,命令水泊周圍各州縣嚴加防備。
陸陽雖說做生意掙了不少錢,再加上生辰綱,手裡總共有五十萬貫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