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便一邊繫著外衣,一邊下樓去了。
閻婆惜呆呆的看著宋江遠去的背影。
頓時氣上心頭。
她伸手拿起了手邊架子上的招文袋,一把摔到了地上。
只聽“噹啷”兩聲脆響。
那招文袋裡掉出了兩件閃閃發光的物件。
一件是黃澄澄的金磚。
閻婆惜飛快地撲到地上,將金磚撿起。
拿手一掂量,足有十兩重。
她將高興的將金磚收進袖子裡,似是害怕有人跟她搶。
轉而拿起了另一件東西。
這是一把銀光閃閃,刀柄鑲嵌著三顆顏色各異寶石的匕首。
宋江將這把匕首放在招文袋裡,一是為了防身,二是為了增加招文袋的重量,壓住衣角。
這樣走路要是走的快了,或者風大了,也不會讓衣角亂飛,可以時刻保持風度。
婆娘將那壓衣刀放回了招文袋裡。
卻又看見了另一件物品,這可是件要命的東西。
正是晁天王給宋江的感謝信。
他在街上接到了這封信,原想著回家再看。
可是被劉婆一說,就跑到了烏龍院來。
在這裡受夠了氣,著急脫身。
走的時候竟然把招文袋給忘了。
閻婆惜拿起了那封信。
只見信封上的落款赫然寫著愚兄晁蓋。
也是宋江倒黴,古代識字的人都不多,女人就更少了。
一般都是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或者青樓妓館,勾欄瓦舍裡的小姐姐們。
閻婆惜剛好是勾欄出身。
這年頭賣身也是需要才藝的,很多名妓論起琴棋書畫比那些中舉的書生都不差。
她趁著燭光,細細的看著信上所述:“好你個宋三郎,我道你哪裡來的這麼多錢財,原來跟那劫了生辰綱的賊寇有染,還送了一百兩金子給你。由此信在手,看我如何炮製你。”
閻婆惜是個勢利人,她跟宋江也只是貪圖安逸。
“既然有這書信在手,宋江不就是砧板上的魚肉,任我拿捏。”
宋江出了烏龍院,天還沒亮。
他一路往前走著,卻見前面有一個打著燈籠的老人家迎面而來。
那老人見是宋江,緊忙上前參拜。
“宋押司啊,這才不到五更天,要到哪裡去啊。”
宋江笑道:“原來是王公啊,我錯聽了更鼓,還以為已經五更了,正準備去上早衙呢。”
王公是賣湯藥的,要去縣前的市集趕早市,起的非常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