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橫笑道:“官人所料不錯,這次我還請了本縣的押司前來,他公務繁忙,知縣大人退衙之後,他還得整理一番公務,估計時間也差不多了,應該馬上就到。”
陸陽一聽,本縣押司。
立刻便反應了過來。
“可是那位,人稱及時雨的宋公明宋押司。”
朱仝說:“正是。今天早上,雷兄說了想請你做客,邀宋押司同席,他可是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宋押司公務繁忙,我們往日想請他吃杯酒都不一定能得空,今天他一聽你的名字,毫不考慮就答應了,想來也是早想見見陸官人的風采啊!”
陸陽謙虛的說道:“小人一介草民。哪裡來的什麼風采,朱都頭說笑了。”
幾人談笑著,縣衙裡卻走出了一個吏員。
那人是何相貌。
眼如丹鳳,眉似臥蠶。滴溜溜兩耳垂珠,明皎皎雙睛點漆。唇方口正,髭鬚地閣輕盈;額闊頂平,皮肉天倉飽滿。坐定時渾如虎相,走動時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養濟萬人之度量;身軀六尺,懷掃除四海之心機。上應天星,感乾坤之秀氣;下臨凡世,聚山嶽之降靈。志氣軒昂,胸襟秀麗。刀筆敢欺蕭相國,聲名不讓孟嘗君。
此人便是押司宋江,表字公明,排行老三,祖居鄆城縣宋家村。
因生的黑矮,於家大孝又仗義疏財。
人送外號孝義黑三郎。
上有父親在堂,下有兄弟一人。
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又愛習槍棒。
他平生喜歡結交江湖好漢,來投奔他的人,他都接納在莊上,每日裡好吃好喝的招待,形影不離的陪伴,等客人走時,也會盡力資助。
端的是視金錢如糞土。
旁人問他求財,他也不推脫。
特別是喜歡為人排憂解難,與人方便。
家裡死了人沒錢發喪,或者親戚得了病無錢醫治,他都會盡力幫忙。
救人之急,扶人之困。
整個山東、河北都傳其名。
稱作及時雨。
當日何濤接了府尹的命令,帶著二十個官兵到達了鄆城縣。
他怕目標太大打草驚蛇,所以讓官兵先去城裡找個地方吃飯,自己獨自一人到縣衙面見知縣。
可是縣衙卻大門緊閉,靜悄悄的不見人聲。
何濤到對面茶館點了一壺茶。
隨後問茶博士道:“今日縣衙為何如此冷清。”
茶博士道:“客官一看就是外地人吧,知縣相公早衙剛散,一眾公人和告狀的都去吃飯了。”
何濤又問道:“那今日當知的又是哪位押司啊?”
茶博士拿手一指。
何濤隨著看去,縣衙大門開啟了一條縫,裡面出來了一個身長六尺的小黑子。